购买品牌充电宝,再打上公司的logo,作为礼品送给公司客户不但实用,还能推广公司的品牌。然而,却有不法分子盯上了这块业务,用仿冒某品牌充电宝以次充好。
近日,乐清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破获一起销售假冒充电宝案,涉案金额达20余万元。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已被提起公诉。
采购的充电宝电量不足
2016年12月,浙江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需采购一批充电宝,作为礼品发放给员工和客户。该公司采购员与上海某实业有限公司赵某签订了礼品购销合同,向赵某购买了几千个品牌充电宝。
浙江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充电宝后,将部分充电宝发放给员工,这些充电宝外观和正品看起来没什么区别,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却发现这充电宝电量明显不足,还无法充电等问题。严重怀疑是仿冒品。
在该公司负责人看来,这批充电宝上还印有其公司logo,本想用来送给员工或客户作市场推广,但这种假冒产品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该公司形象,于是向乐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
经乐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发现,这批充电宝均系假冒产品,并将此案移送至乐清市公安局。2017年10月,乐清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对此立案调查,并先后多次前往上海、金华等地进行调查。
用仿品代替正品
这批品牌充电宝被谁动了手脚?上海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某脱不了干系。
据警方调查,赵某是四川人,今年30岁。按照正常程序,这笔业务赵某应该与品牌充电宝公司联系,通过合法渠道采购这批品牌充电宝。然而赵某为了能在这笔业务中多赚一笔,动起了歪脑子:购买仿冒充电宝代替正品。为此,赵某联系上何某,并商谈好采购仿冒充电宝的事宜。这批仿冒充电宝虽然标注10000毫安,实际电量大概不足5000毫安。
据警方调查,赵某涉嫌销售的数千个仿冒品牌充电宝,涉案金额达20多万元。
目前,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赵某、何某、温某、陈某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浙江之声记者汪婷 通讯员谷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