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9月27日讯(记者解梓笛,通讯员韩天高)9月26日上午,“见证·与新中国共成长——浙江大学精品档案展”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一楼隆重开展。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国有成均,在浙之滨”。70年来,浙江大学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共成长,浙江大学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生动缩影,更是扎根中国大地践行忠诚担当的生动写照。本次展览通过精选浙江大学档案馆馆藏实物档案,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浙江大学与祖国同频共振,改革发展,服务国家,争创一流的光辉历程。以档案见证历史,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献礼,并以此激励广大师生以更大的作为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进行到底。
展览由“迎接解放 浙大新生”、“抗美援朝 保卫新中国”、“院系调整 支持新中国高等教育新格局”、“贡献‘两弹一星’事业”、“向科学进军”、“恢复高考”、“四校合并 组建新浙大”、“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立德树人”、“攀登科学高峰”、“高校服务地方的‘浙大模式’”、“面向全球 开放发展”、“习近平同志关切关心浙大”等20个专题组成。
展览现场陈列40个展柜,共展出档案实物350余件,档案涉及文件、照片、奖章、手稿、奖状、奖杯、书画作品等多种形式。此外,浙江大学图书馆还参展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荣誉称号等杰出校友的著作19本。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黄书孟等校领导出席展览开幕仪式并致辞。
开展仪式上,浙江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周文骞教授之子、浙大校友周公敢先生向浙江大学捐赠清通志堂纳兰性德原刻初印的《尚书表注》,该书是浙江大学西迁泰和、宜山办学期间,国学大师、浙大校歌词作者马一浮先生在浙江大学讲学时用过的书。浙大机械工程学院资深教授蒋克铸先生捐赠自己数十年来教学中用过卡片、教学薄膜、讲稿和获得的奖状。蒋克铸教授曾在2018年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教师”活动中,获得“特别关注教师”称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宝罗之子宋德宝先生捐赠宋老先生的书画作品。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捐赠2001年浙江大学学生首次组织评选的“我最喜爱的浙江大学老师”奖牌。恢复高考后的浙大首批学生的代表、原杭州大学政治系1978级校友祝毅作为捐赠代表发表讲话。
浙江大学校史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田正平,部分参展藏品的捐赠人,浙江大学党办校办、宣传部、社科院、发展联络办、艺术与考古学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出版社、图书馆、档案馆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展览设计方一源数字文化传媒,浙江大学校史爱好者和研究者,图书馆员、档案馆员,浙江大学广大师生校友等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本次展览由浙江大学档案馆、图书馆主办,展览将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一楼持续展出到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