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串闪亮的数字,告诉你一个70年发展奋进的余杭-ku娱乐

一串串闪亮的数字,告诉你一个70年发展奋进的余杭
2019/09/25 16:23:00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1309

浙江之声9月25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费彪报道)杭州余杭区今天举行“辉煌70年·余杭”——“中华文明圣地 创新活力之区”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余杭区区长陈如根发布了自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余杭区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

历经改革开放、撤县设市、撤市设区,特别是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作出实施“八八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后,余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余杭全区gdp从1978年的3.09亿元跃升至2018年的2312.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4.4倍;三次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42.1:35.6:22.3调整至2018年的2.2:27.2:70.6;建成区面积从1949年的0.4平方公里扩大到2018年的75.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从2000年的36%提高到2018年的69%。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增强。

推进创新余杭建设,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近年来,余杭引进培育各类人才总量超过30万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3800余名、“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47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52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6678家、上市企业24家。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的杭州未来科技城、国家级开发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良渚新城、钱江经济开发区等五大产业平台以及梦想小镇、艺尚小镇、人工智能小镇、5g创新园等一批创新创业载体“高歌猛进”,吸引了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等一批科研重器落户。全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1340.87亿元,同比增长20.3%,占全区gdp比重达到58%,占杭州市比重超过1/3;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38.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428.6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64.5%,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区第8位。创新发展成为余杭第一品牌。

推进文化余杭建设,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持续实践创新大遗址保护管理“良渚模式”,终在今年7月实现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标志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得到国际公认,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作出了余杭贡献。自2007年底起,先后启动实施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大运河文化带(余杭段)等建设,使大运河这一“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利用。自2016年起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启动大径山区域保护与建设,进一步弘扬径山禅茶文化。文化、文物、科普、群众体育等多项工作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建成西溪湿地国家公园·洪园、超山风景区、塘栖水北历史街区等人文景观,文旅融合发展从理念走向行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获评省文明区。

余杭区区长陈如根表示,在推进良渚遗址保护方面,一是深化遗产保护。恪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加强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保护,定期向国家部委、国际组织提交遗产日常监测报告。坚持实行文物保护补偿机制、居民外迁鼓励政策、土地出让金反哺文物保护机制不动摇。二是深化价值研究。开展重大考古项目,推进重点研究,进一步厘清良渚文明发展历程,充分挖掘良渚古城遗址所蕴藏的文化基因、文明记忆、民族精神。三是深化活态传承。坚持把良渚文化教育普及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国内知名高校、各级党校合作打造实践基地,形成良渚古城遗址研学特色品牌。

推进美丽余杭建设,城乡品质不断提升

以全面融入主城、城乡协调发展为方向,以未来科技城、临平新城、良渚新城等为核心的“三城”大都市副中心形象加快显现,塘栖、瓶窑小城市和径山中心镇培育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聚焦精品特色持续提档升级。全力抓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地铁1、2号线(余杭段)及5号线首通段、东湖高架路、秋石高架路余杭段及望梅高架路北段建成通车,临平净水厂、九峰环境能源项目正式运营,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76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100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2.5万吨。坚持生态立区战略,持续打好“五水共治”“五气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公路等工作组合拳,大力关停污染隐患企业。区域环境品质全面提升,获评国家级生态区。

推进平安余杭建设,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探索建立“区基层治理综合指挥中心 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 四平台 全科网格”体系,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整合、联动执法,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余杭样本”。建成杭州城市大脑·余杭平台,提升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防控体系建设,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14年双下降。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食品安全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余杭法治经验连续十年入载中国《法治蓝皮书》。社会治理不断加强,2005年以来,先后有12年获得省“平安区”称号,并于2018年夺取浙江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平安金鼎”。

 

推进幸福余杭建设,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每年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每年推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先后在公共交通、住房公积金、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领域与主城区实现一体化,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全区累计建成各阶段学校(幼儿园)262所,高考成绩屡创历史新高;先后实施社区卫生院改制、公立医院改革、医共体建设等,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硬件设施不断完善;高度重视回迁安置工作,全区累计建成安置房1668万平方米,回迁安置3.23万户,社会民生事业行稳致远。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