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8月8日讯(记者王娴 、通讯员林莉、陈娜、吴思静;实习生:叶卓灵,严慧玲)浙江省“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工作现场会今天(8.8)在杭州进行,试行一个月的“健康医保卡”将在全省卫生系统推广,患者就诊流程真正实现“一个手机”轻松搞定!
在省人民医院门诊大厅,一排排挂号自助机整齐地摆放着,不少患者拿着手机正对着机器扫码取号。志愿者来阿姨说:“试行一个月下来,现在不少人都已经开始使用健康医保卡。不仅节省了市民排队的时间,也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据了解,“健康医保卡”为电子健康卡和电子社保卡互绑互认、融合而成。其中,电子健康卡由卫生健康部门发行,它如同一份健康档案,串联起老百姓在不同医院的就诊情况;电子社保卡则由社会保障部门发行,主要承担医保结算等功能。今年,由省卫生健康委牵头,会同省医疗保障局、省人力社保厅、省大数据局共同建设“两卡融合、一网通办”项目,这是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重点来了!这项服务除手机扫码实现挂号、支付等功能外,这次还增加了人脸识别功能。换句话说,患者不仅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来核对身份信息,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来支付药费了!刚挂完号的市民杨先生就在现场体验到了这项举措的便利,他说:
“它(就诊)不需要我携带额外的什么东西 ,不需要其他的操作,只需要带着我的手机,扫个码或者刷脸就可以了,相当于我没有做任何别的动作就完成了整个就诊流程。”随后杨先生继续用二维码和人脸识别完成了抽血化验、取药、换取电子发票等就医流程。整个过程十分快速便捷。
“电子健康卡和电子社保卡都是群众看病就医的重要载体,以往,由于它们分属不同的信息系统,容易形成卡卡不通的难题。”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自费的、外地的患者为了顺利就医还需要办理医院的就诊卡。而健康医保卡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从今年 7月15号“健康医保卡”在“浙里办”app正式启用至今,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目前这项服务在杭州的省市级医院都已基本全部实现。
今后还可以“健康医保卡”为身份识别,逐步集成加载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母子健康服务、疫苗接种和更多医疗医保服务应用,形成面向全体居民的全方位全周期的数字健康服务,为浙江加快推动实现群众生命健康“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打下基础。而各大医院也会将这项服务列入考核,在10月底前发布各医院的排名情况。
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平在工作现场强调,推行健康医保卡,就是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堵点、难点,尽最大限度节省患者看病时间。
“通过这次的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可以让门诊服务再节省近二十分钟,按照全省全年二级以上医院全省一年是 2.2 亿门诊人次计算,全面推开应用后,可节省患者时间成本 299 万天 。”
截止8月7号,通过浙里办app申领电子“健康医保卡”已有37万人。 10月底前,这项服务将实现全省市级医院全覆盖,年底前延伸覆盖到所有的县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