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7月18日讯(记者吕瑞峰 、通讯员何伟卫报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7月18日下午,埭溪镇召开“全域美丽”和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镇全体班子成员,联村领导,村书记、主任,联村组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实地参观整治点,参观结束后,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和商议当前各行政村、社整治成果和下一步打算。眼前的这一幕是该镇深入推进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中一个缩影。
▲“全域美丽”和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
埭溪镇是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从今年4月份开始,该镇就全面启动“全域美丽”工作,明确每周定期开展巡查、整治和宣传引导。自开展“全域美丽”暨城乡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以来,该镇对照全市“百日攻坚行动”的考核任务,深入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举全镇之力共塑全域美丽环境,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得到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深入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对农民新村开展集中攻坚整治行动
据了解,为进一步细分任务、落实责任,推进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埭溪镇建立一张覆盖全域的“红色网格”,即镇班子成员包村、联村干部和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切实帮助解决村庄“脏乱差”现象。
▲“全域美丽”红色网格图
为了让埭溪变得更美,该镇对各行政村下发23条涉及村庄环境管理的标准。“绿化带内无毁绿种菜,无杂草、粪便、烟蒂;禽畜粪便无随地排放;各村应统一设置建筑垃圾、大型垃圾堆放点;无“马路市场”、越店经营、占道设摊、占道堆放现象……”相比一般的城市环境要求,埭溪乡村环境管理的“硬杠杠”并不示弱。“对照管理标准,我们对每个村按月考核并进行奖惩,同时考核结果与行政村综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镇党委委员徐辉说,当地在推进全域美丽行动中做到目标定量化、责任明细化、标准精准化、措施具体化,执行提醒单、督办单、警示单联动机制,形成了以管理标准为内容、以工作成效为标尺、以考核奖惩为手段的监督评价体系。
截至目前,该镇在“百日攻坚行动”中已累计完成垃圾清理4986吨,清理杂物1667吨,拆违拆旧6404平方米,梳理各类“五线”1118米,清理河沟漾塘8938平方米,修复污水终端6座、排污管网225米、破损道路871米,补种绿化578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