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7月13日讯(记者王晓玲,通讯员姚震宇报道)今天(7月13日)海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装备发展大会在海宁圆满落幕。现场,无线电充电项目等10个项目分别与海宁5大相关平台签约,助推海宁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论坛主要关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装备先进技术、发展现状、发展需求等热点话题,共享行业一手资讯及技术进展,搭建产业发展、学术研究、项目增长融合发展的平台。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围绕产业的最新技术与应用、企业协同创新与战略投资等方面剖析行业命脉,为产业人士、投融资人士提供了资讯。针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备、国产化、行业发展中的风险、融投资等角度进行专题报告,为产业人士、投融资人士提供了资讯。
据了解,海宁传统产业比较强,皮革、经编、家纺是三大传统产业,但这些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日益明显,同时海宁几十年的传统产业发展也为海宁民间集聚了大量的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领域。2017年初,海宁把泛半导体产业定位为首要发展的新兴产业,集全市之力进行培育。海宁定位的是泛半导体,包括专用装备、元器件和基础材料,与其他地区定位存在一定差异。且海宁在中兴事件爆发之前一年,就已经启动泛半导体产业布局,现在泛半导体专业园区已经建成,25个项目已经签约入驻。海宁力争到2022年,海宁泛半导体产业规模以上产值达200亿元,年均增速35%以上。
产业发展靠人才,布局产业的同时,海宁市积极出台引才政策。2017年5月,海宁就出台了史上“力度最大、措施最全”的“人才政策”。特别针对泛半导体产业人才,专门出台了倾向政策,主要三个方面:一是项目启动资助额度可上浮50%;二是企业高管及技术骨干可给予财政奖励;三是技术人才直接作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予以认定。2019年上半年,海宁仅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专项资金已经兑现了1.4亿元。
目前,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作为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产学研联动的特点。另一方面,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也对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次论坛集聚专家学者,为产业人士和投融资人士提供了精彩资讯,为海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了风向标,为先进半导体行业的迭代出新提供了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