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杭汽校”)“杭黔班”的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42名来自黔东南州贫困山区的娃娃们忙得不亦乐乎。刚刚参观了一家杭城知名的4s汽车维修企业,马上又毅行大运河、观看钱塘江灯光秀,娃娃们深切感知了杭州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融的魅力,这会儿他们又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包着棕子过端午。学生龙光明激动地告诉记者:“一定要在杭汽校好好学习技术,100多天来,我的动手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的这些改变,一定会让我父母感到骄傲的!”
打破常规的“杭黔班”模式破土而出
2018年10月,杭汽校接到东西部教育帮扶任务,第一时间进行了讨论研究,思考——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帮扶到点子上?在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的直接关心指导下,学校选派4名骨干教师去黔东南州的学校教授技能,完成上级短期帮扶任务的同时,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实地面对面教学后,老师们发现贫困山区和沿海地区在教学水准上的差距还是蛮大的,当地的专业教学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而山里娃娃们对学习汽车维修技能又是十分的渴求。在探索中得到启发,学校领导萌生了一个想法,干脆把这帮娃娃接到杭州来,学校单独建个班来进行重点培养,以满足娃娃们的需求。
杭黔班到名企现场授课
经过向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汇报,并取得市交通运输局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后,学校与黔东南州教育局商议,决定采用联合培养模式,首批招收建档立卡学生42名。于是,一个打破常规、形式新颖的“杭黔班”破土而出了!
杭汽校校长刘鸿
据悉,首批“杭黔班”的学生分别来自黔东南州三个中职学校高二的建档立卡户。培养模式采用 1.5 1.5年的方式,即在黔东南州学习1.5年,在杭州学习1.5年。学生在杭学习期间,当地中职派3名教师跟班,以便学生能尽快适应杭州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学生考核成绩合格后将获得汽车维修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杭州市交通局高度重视对接黔东南扶贫区
另悉,学校为减轻学生来杭求学的经济负担,在学费全免的基础上,还为他们免除了代管费、住宿费、床上用品费和校服费。同时,杭州市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又为每生每年提供1万元的生活补助,外加3000元的交通费。
百日“变身”,山里娃娃成长
首批“杭黔班”能否一炮打响,将是杭州市“教育扶贫”探索践行的试金石。为此,学校不遗余力,在吃住行保障的基础上,还专门选派骨干教师采用先进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杭黔班”进行专业课的教学。针对接下来的专业实习环节,学校也是费尽心思。为了让“杭黔班”能更早的熟知未来就业环境和就业岗位,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他们到相关知名企业参观学习,提前让他们了解企业服务流程和维修流程,为不久后的专业实习奠定基础。
关怀杭黔班,组织学生包粽子
在学校全方位精心扶持下,很快100多天过去了,“杭黔班”的娃娃们吃苦耐劳、勤奋学习的表现,获得了学校师生的好评,这帮山里娃娃身上发生了令人惊喜的翻天覆地变化。
学生龙光明、张东鄢、许凯生等都很激动地告诉记者:在杭汽校的100多天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记得刚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大家都有点跟不上节奏,学校老师立马摸底,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在讲解各个知识点和操作技巧时都能耐心细致,很快大家就适应了。晚自修的时候,学校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知识讲座,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渐渐地习惯了这里紧张而又丰富的校园生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们是第一批“杭黔班”学生,所以我们一定要起到好的带头作用,争取将来当一名高级汽修人才,不辜负家乡的期望!
“杭黔班”这一新模式正在发扬光大
“杭黔班”模式将继续不断完善,成为教育扶贫的一种新模式。根据“杭黔班”这100多天的实践,学校校长颇有信心地对记者说:“教育扶贫我们正在路上,但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做好,我们要把杭黔班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不断摸索完善、大力推广下去,讲好教育扶贫故事。”
据了解,该校目前正紧紧抓住这一可操作的教育扶贫模式,欲将以往的“点对点”方式发展成为一个两地可长期合作的方案,逐步形成一条成熟的扶贫新路子。
据悉,学校已与黔东南州教育部门达成共识,计划在今年9月,继续在该地区招收100名建档立卡的初三毕业生到杭汽校求学,专业有汽车维修和数控加工,学制均定为三年。同时将继续实行学费、住宿费全免的政策,另由杭州市安排每生每年10000元的生活补助以及3000元的交通补助。为此,学校正在积极谋划,力争将“杭黔班”这一模式发扬光大,从而为黔东南地区造就一批高级汽修人才而努力,以造福社会,为脱贫攻坚战役出心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