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6月24日讯(记者王小亮报道 通讯员 冯丽敏)为进一步推动队伍理念转变,谋划控降警情务实举措,从根本上推动警务工作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6月21日上午,义乌市公安局将党委会搬到了“现场”,治理基层“痛点”,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马路“办公” 解剖麻雀
本次别出心裁的“马路”党委会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做到‘降警情、控发案’”为主题。上午9点,会议进入“走着”环节,全体局党委班子成员齐刷刷到场,同各派出所、警种主要负责人来到治安复杂的下骆宅片区,现场走访,边走边看,共同寻找下骆宅片区治乱之法。
下骆宅片地处廿三里、福田、江东交界,地理位置特殊,有常住人口1.1万余人,流动人口4.2万余人,人员密集,治安形势复杂,侵财、纠纷、盗窃、打架斗殴等警情高发。
居高不下的五花八门警情,是困扰每个所、每个基层民警的“心病”,其根源就在于乱、无序,缺失治理章法。本次“马路”党委会之所以开到下骆宅片区,就是以该工作片治安形势为例,对全局“降警情、控发案”工作开展一次“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系统剖析,找出当前打防衔接工作“症结”所在。
在现场,福田所接处警民警朱宏贵讲述了日常接处警工作的“痛苦点”。“大量纠纷警情,如经济纠纷、劳资纠纷、消费纠纷……这类非警务报警,占用了110警务资源。”下骆宅社区民警赵鹏飞针对辖区内各类警情的发案情况,思考拿出了自己的“实招”。如纠纷警情,在下骆宅辖区范围内建立两级调解组织,各村、各行业协会为一级,各部门组建的“调解大联盟”为二级,吸附各村以及各行业内的矛盾纠纷警情。
虽然冒着大雨,但在场人员耐心倾听。福田街道办事处主任盛庆生及下骆宅村书记也在现场介绍了相关工作,表示将压实责任,做好综治工作,切实做好“降警情、控发案”工作。
点穴问诊 对症下药
走完现场,有过亲身体会,参会人员来到下骆宅村委办公楼会议室,进入“坐着”环节,开展“头脑风暴”,结合现场的所听所闻,集体“把脉问诊、攻疾点穴、对症下药”。
“宣传引导群众正确使用110”“向科技借警力,发挥‘大脑’作用”“推进调解组织建设,让每一起警情找到‘娘家’”“加大犯罪打击力度,坚持‘打早、打小’”“‘以房管人’,落实房东业主的主体责任”......各警种从专业角度给出诊断意见。局领导分别就抓好分管派出所“降警情、控发案”工作落实提意见、谈想法、谋举措。
五小时的交流探讨,直击基层民警的“痛点”“心病”,合众力、聚众智、纳众慧,逐个击破,把基层民警从粗放型警务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的同时,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工作氛围,建设更高质量的“平安义乌”。
金华市公安局副局长、义乌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也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说:“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义乌警队松绑减负、提增活力的过程,实现义乌天下无‘贼’的目标,需要大家一起动脑筋,想办法。”
接下来,在“降警情 控发案”工作中,义乌公安将着力做好“防范、吸附、分流”三篇文章,引领“娘家”主体责任落实。发挥“细胞单元”防范疏导功能,落实镇街、行业吸附化解责任,健全完善警情分流机制,帮助警情找对“家门”分准“婆家”,切实释放基层活力,向着“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前进。同时,扎实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强化精耕细作意识,着眼辖区实际,耕好“一亩三分地”,向着“为了义乌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目标,主动履职靠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