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柯城乡村振兴之路:靠小橘子建大房子,“一村万树”土里刨金-ku娱乐

衢州柯城乡村振兴之路:靠小橘子建大房子,“一村万树”土里刨金
2019/05/17 14:21:17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2032

浙江之声5月17日讯(通讯员 郑志平 周盛)5月15日,衢州市举行全市乡村振兴“党建篇·改革篇”互看互学活动。200多名考察团成员来到柯城区石梁镇、九华乡、万田乡等地,实地考察了当地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各项改革创新措施,学习借鉴当地的先进理念、运行模式和创新方法。

“这里的风景实在太美了,这里的柑橘种植实在是有套路。”在柯城区石梁镇黄茶村的农法自然柑橘生态园,秀美山水和高科技种植模式,考察团成员惊叹道。

柑橘,是柯城传统特色产业。这几年,柯城以石梁镇为先行发展区,大力推进连片土地流转,打开了现代农业发展空间。2018年以来,柯城连片流转土地41425亩,推动农法自然、中澳柑橘风情园等一批亿元项目快速落地。

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种植”“精准农业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水肥智能一体化系统”等高科技的运用。借力农法自然这些优质主体,柯城大力改进柑橘种植模式,有效提升柑橘品质,让农民“依靠小橘子,建起了大房子”。

在柯城区九华乡范村村,考察团成员徜徉在范村村的如画村景中——白墙黛瓦的农房、整齐排列的珍贵树种浙江楠,绿色与古朴交织更显现代乡村韵味。如今,范村村已种下珍贵树种11000余株,全部期权推向市场后,将为村集体增收330万元,真正带来“绿色村庄”“绿色银行”“绿色效益”“绿色共享”。

“黄土生黄金,叶子变票子。”如今的柯城,这样的传奇正不断上演。目前全区已建成“一村万树”村106个,累计种植珍贵树种101万余株。今年以来,柯城区“一村万树”绿色期权模式一经推出,已有143家企业认购绿色期权包176余个,500多名个人认购了绿色期权单位1478个,认购资金达722余万元。

 

 

在位于九华乡上铺村的灵鹫山国家森林运动小镇展示馆内,考察团成员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灵动与时尚激情的融合魅力。

当天,在展示馆门口迎接考察团的,正是前不久刚刚亮相的小镇吉祥物“句小芒”,它的的灵感来源于“春神句芒”和“灵鹫”。正如柯城区现在大力推进的灵鹫山国家森林运动小镇,它也是一次体育运动与乡村元素融合、走“运动振兴乡村”发展新路的大胆尝试。

“布局细致,格局长远。”一位考察团成员如此感叹。森林运动小镇启动建设后,柯城已与12家企业达成协议,三大主题运动区的核心项目已全部落地,中国运动汽车城、奥陶纪景区等一批“网红”项目相继签约。三大主题运动区建成后,预计每年将吸引游客500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20亿元,带动区域间接收入100亿元以上。

 

在九华乡新宅村,借力“三权分置”发展民宿经济的“村民宿集”思路让考察团成员耳目一新。

去年以来,柯城区在九华乡、沟溪乡、七里乡等地试点推进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资格权“三权分置”改革。以此为契机,与乡伴文旅集团共同谋划民宿发展新模式。九华乡新宅村是“村民宿集”的首个试点,吸引了10户村民参与,通过整合利用农房闲置空间,设计了一百多个床位,签约农户每年合计可收租金16万元。

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柯城区万田乡谷塘村农民创业园,跃入眼帘的便是一条鲜红的横幅。

“以建促拆,拆用结合,这里原来有不少违章建筑。”据现场讲解员介绍,近年来柯城区以农房整治拆违治乱为契机,大力整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在拆后空地上建起农民创业园,有力倒逼乡村小微企业转型提升,助力乡村发展。目前,谷塘村农民创业园已完成一期主体建设。“农民创业园建成后将吸引20余家小微电商企业入驻,预计年销售总额约1.2亿元,税收180万元。”

“乡村容易产生‘低、小、散’加工作坊乱象,农民创业园的建立,能引导小微企业走出一家一户,走向集聚。”一位考察团成员表示,配套设施齐全的创业园可以给农民创业就业提供平台,带动人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