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20日讯(通讯员沈大川)“扩中”,“提低”是推动共同富裕改革中最具标志性也是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今年以来,湖州市吴兴区聚焦产业工人所需与产改工作所能契合点,创新先行全省首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三维发力,完善产业工人培育机制,着力缩小收入差距,让产业工人蓝领更具成色,为吴兴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赋能增效。作为浙江省唯一区县,吴兴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案例列入“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案例”。
致力一线培育,让产业工人“战”起来。吴兴区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不断创新比赛形式与内容,大力推进一乡一品“分站式”职工技能比赛,每年举办四十余场各类职工技能大赛,职工打造技能提升的“快车道”。今年以来将新就业形态技能大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设立“吴兴新星工匠——行业之星”荣誉,对获得大赛一二三等奖的选手给予奖励,完善了具有吴兴辨识度的现代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阶梯,目前已拓展“吴兴新星工匠——快递员之星” “吴兴新星工匠——网格员之星”“吴兴新星工匠——养老护理员之星”等系列 。
致力两个示范,让典型引领“站”起来。聚焦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偶像。设置全国首个区县“吴兴工匠日”,配套出台完善推优机制和政策待遇,在今年全国首创制定《“吴兴工匠”关爱激励政策暂行办法》,推出关爱激励区级以上工匠的“4条硬核举措”:在吴兴区企业工作期间,一次性奖励补助资金1万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补助200元;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药费在按规定报销后,其余由个人自付部分,按40%给予补助;每年安排1次体检。聚焦劳模工匠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全国劳动模范“吴美丽工作室”“谈国琴工作室”等平台作用,让劳模工匠榜样成果看得见。
致力三轮驱动,让政策保障“赞”起来。吴兴区作为全国新型学徒制5家试点之一,聚焦企业培养主体驱动作用,推行培养和评价“双结合”,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双基地”,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双导师”培养模式,在23家企业全面开展新型学徒制,备案学员达1900多人;聚焦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驱动作用,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州市率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试点,截至目前,全区130家企业建立了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体系,已开展认定发证1.28万人;聚焦能级工资集体合同协商驱动作用,推进包括7家新业态示范典型企业的80家企业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因地制宜开展“技能提升薪资”“技术入股分红”“股权投资激励”“技能竞赛奖励”“创新成果奖励”等各具特色的能级工资集体协商。
自2017年以来已获评全国大赛奖项4个、省级大赛奖项25个,获评“浙江省金蓝领”10人;创新建成全国第一个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心植工”,汇聚数据 125 万条、服务产业工人 11.7 万名,发放工惠服务系列“暖心券”1467.5 万元、惠及产业工人 2.8 万余名,有效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吴兴区连续八年开展“五小”劳动竞赛,共计收到产业工人各类优秀成果800余项,帮助企业节约资金超千万元;制定“产改工福”政策措施,推动建立吴兴区产业工人因病致贫返贫防范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企业留人难、留心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