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20日讯(通讯员:陈雅琦)“羽毛如剪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诗中描述的是圣洁高贵的珍禽朱鹮、展翅直上九霄的苍鹰、曾是明清五品文官朝服图案的白鹇……2020年6月,湖州市德清县启动了为期三年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工作,这些珍稀野生动物,原来一直与德清市民比邻而居。
野生动物“朋友圈”不断扩大,离不开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窗含山川万顷绿,绿色发展早已绘进德清公安的工作底色。在绿水青山间吹响的号角,正不断织密绿水青山的“守护网”。
行刑衔接提升办案质效
新市镇栎林村的某条河道内,船只驶过,开着开着就会慢慢“浮”起来,船尾的河水浑浊不清。曾从事船舶运输业的村民判断:这是几艘正在偷排泥浆的船只。
“长久以来,泥浆船一直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偷排。”县公安局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民警林隆说,“除了水运还有陆运,渣土车也是老大难问题。”
德清临近杭州,过界非法倾倒固体废物情况屡有发生。为了提升打击质效,德清公安探索出一套“行刑衔接”机制: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等行政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将发现的可能涉嫌犯罪的线索、案件移交给公安机关,同筑生态文明之基。
ods(消耗臭氧层物质)又被称为“臭氧杀手”。
人人都知道,臭氧污染会影响空气质量。那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为什么会构成犯罪?原来,近地面的臭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身体也有危害;但处于平流层的高层臭氧,却是阻挡紫外线的屏障。
ods涉及的化学品知识专业性强,监管难度大,企业有没有违法用料?用了多少?挥发量多少?违法所得多少?每一步都需要证据锁定。
面对全国首例违法使用ods涉刑案件,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县公安局联合县检察院、法院、生态环境分局等相关部门开展多次会商,积极侦查取证。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案仅用时八个月就得以迅速追源侦办。
生态警务护航绿色发展
千年运河穿城而过,船只破浪航行。西望,运河从白云深处排空而来,东看,河水滚滚滔滔向远方奔腾而去。陈琪琳却没心思赏景:“系统上显示新市镇厚皋村运河流域有违规运输渣土泥浆线索,我得去看看。”
2021年年末,新市镇蔡界村的运河边竖起了一幢灰色的独栋二层小楼,外观虽不起眼,里面却是一套智慧巡查系统。2022年,湖州公安着力在浙江省率先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生态联勤警务站,德清运河生态联勤警务站应声落地,含盖京杭运河德清段,所辖新市、新安、雷甸三乡镇运河流域,实现守山护水全警化。
走进警务站内,最醒目的就是墙面上实时显示辖区水域情况的电子大屏。这个自主研发的“京杭运河生态联勤应用”平台,融合了公安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港航管理中心、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等共7个部门的相关平台要素。
“警务站不仅破解了环境监管过程中执法力量薄弱、部门协调难等问题,也成为行刑衔接机制的落地点。”作为运河生态联勤警务站的负责人,陈琪琳最大的感受,就是执法的路更加畅通了。
警务站的设立造就了怎样的执法办案流程?通过日常巡查、群众上报、部门移送等途径得来的线索,将及时汇总至警务站集体会商,再下派指定职能部门进行处理、整改,在共享共治共管下,形成工作闭环。警务站运行以来,已汇集行政执法线索8条、生态环境违法线索12条。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警务站是县公安局大力推行生态警务建设的着力点,也是切入口。在生态警务推动下,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德清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方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