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20日讯(通讯员:陈雅琦)一个区域的投资吸引力何在?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关键因素之一。2022年5月中旬,由湖州市德清县委政法委牵头,联合政法各部门,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德清县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企纾困二十条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当下,政法各部门正加力施策,聚焦于助企纾困的“组合拳”加速推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德清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奏出了“最强音”。
加:加密服务 加大力度
“看他们开心,压在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能留下人就是最好的。”在浙江金康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先生终于松了一口气。
原来,在阜溪派出所开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入企走访时,发现该企业有大量员工因办理子女积分入学时常需要请假,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生产运作。
在摸排出企业中家有入学适龄儿童的员工后,派出所立即安排了负责办理积分入学业务的工作人员入企,为有需要的家长们提供帮助。从最新积分政策、办理业务所需的个人资料,再到多途径的加分方法,每位员工都得到了一份“私人订制”的清单。
而这样的便民服务,正越加越厚。自助企纾困专项行动以来,德清县公安局线上、线下两步走,通过在线设立“11087(110帮企)”模块,在线为企业答疑解惑31条,高效处理企业困难和问题8个。
同时,在线下优化服务,为各类企业“扶上马、送一程”的力度同样在加大。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专员”民警上门走访,已对县内38家重点商标企业和2家地理商标企业被侵权的线索进行梳理,通过综合研判,及时发现3条商标被侵权线索,并已立案侦查,打击工作正在进行。
减:减掉“包袱” 轻装上阵
焊接、打桩,塔吊林立,各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近日,被按下“暂停键”的某建筑公司又逐步恢复了活力。
看着承接的工程赶上了进度,公司负责人李某某如释重负:“多亏了法院灵活的财产保全,才得以让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重启’。”2022年年初,德清某公司因某工程质量问题对德清某建筑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及违约金共计1800万元,并申请财产保全,要求冻结被告建筑公司的银行基本账户存款1800万元。但该建筑公司仍处于经营状态,机械化的财产保全势必会影响企业生产。
在充分考虑案件原被告双方实际情况下,德清县法院决定优先选择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影响较小的财产进行保全。最终,采取了以查封被告建筑公司应收账款的方式进行财产保全,才有效保障了被告建筑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意见》发布以来,德清县法院以8项举措,围绕财产保全、立案、审判、执行过程中企业最为关心的“重点”、亟需解决的“痛点”和直击要害的“难点”,切实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乘:同向发力 乘出活力
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更不能让企业被捆住手脚。
“多亏了你们分类施策,现在我在两地之间谈生意更方便了,企业的发展势头也在不断向好。”5月19日,当德清县检察院与县司法局工作人员来到德清某公司回访时,公司负责人卢某某高兴地说,由于解决了经常性跨市县活动受限难题,公司生产经营走上了正轨。
卢某某是钟管镇司法所的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基于公司业务和生活需要,经常往返于湖州德清和杭州两地。但由于外出经营的紧迫性与请假审批手续时间之间的矛盾,给工作带来了不便,公司业务开展困难。就在2022年5月,他第三次向县司法局申请了经常性跨市县活动。
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对于社区矫正对象连续申请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缺乏具体操作细则,通过查询资料、走访企业、组织公开听证等方式,德清县检察院最终顺利推动卢某某的再次申请获得批准。
出得去,也要管得住。德清县检察院将联合县司法局建立辖区内涉企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库,制定严格的监管计划和措施,确保重点监管对象全覆盖、检查高频次,守好安全底线。
除:除去隐患 梗阻变通途
越是压力当前,越要想办法为民营企业除梗阻、渡难关。
累计走访企业216家,建立一企一档“法治体检报告”196份,发现法律问题(漏洞)17个,提供法律咨询197次……5月至今,德清县司法局以“保姆式”的服务,为企业现场“把脉问诊”。门诊式的研判,帮助企业防范了法律风险。
“普法是为了让企业能够有防范风险的意识,有时也需要证据来助力。”德清县司法局公证处主任丁海鸿说。
浙江某有限公司负责人再次来到县公证处,申请提取该公司在“清云存证”平台存证的外省商标侵权数据。
“清云存证”一直都是县公证处的一块“金字招牌”。利用“区块链 公证”的方式,变传统公证员线下取证的传统模式为线上远程取证。截至目前,已先后对20多起外省市场涉嫌山寨、仿冒、售假等商标侵权行为进行维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同时,对照《意见》第19条,已对部分企业减免疫情期间公证费用1万多元。
“目前,我们正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公证顾问’模式优化升级,让它‘落地’在更多有需求的企业。”丁海鸿说。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聚众力而谋大为,德清政法各部门正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巧用“加减乘除”法,成就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最佳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