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20日讯(通讯员:王澹)“一旦发现扬尘、焚烧等大气污染情况,指挥中心就要立即流转处理。”日前,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汉强正在和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太湖中队指导员梅德云协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刚刚林荫路街区有家餐饮饭店有疑似烟雾预警现象,报警位置、图片、时间等信息就已经第一时间传送到片区专职网格员手机上,现场核实处理后,实现闭环管控。”
雾霾天少了,空气清新了,抬头可见的“长兴蓝”,是本地居民收获的满满幸福感。近年来,太湖街道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聚焦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通过搭建“大综合一体化”平台,以智慧化监管为抓手,打造空气质量管控“最强大脑”。
智慧监管平台不仅能将污染源尽收眼底,还能“洞悉”数据背后的污染物成因和来源,做到源头防控,精准施策。据太湖街道生态文明办工作人员周国华介绍,通过向臭氧、pm2.5、pm10等2个空气检测平台、1个空气站以及21个高空监测点扫描的相关数据采集,由专家团队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街道全域的大气污染和防治情况进行精准科学的预判。
于此同时,为斩断机动车尾气污染“黑尾巴”,街道城东交警中队还利用“黑烟抓拍”系统,通过对过往黑烟车车辆进行自动抓拍、自动识别,实现智能化远程监控管理。可做到“车辆留牌号、黑烟能识别、图像可取证”,实现“非现场人工执法”的目标,大大提升了执法监管效率。
“我们将不断探索数字化改革,通过“大综合一体化”指挥平台,将所有涉及的治理手段和管控手段综合管理协同治理,进一步提升大气防治科学化水平。”太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昊表示。接下来,街道在大气治理的基础上,将通过执法资源整合、执法对象减负、执法监管增效的目标,提高生态环境整体智治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全体居民对和美太湖建设的参与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