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这16条河湖,上榜!-ku娱乐

宁波这16条河湖,上榜!
2022/12/17 11:37:00 编辑:高嵩 点击量:56297

浙江之声1217日讯 (通讯员王文娜、陈飒、朱放报道)

近日浙江省水利厅发布了2022年“美丽河湖”名单全省共计142条(个)河湖上榜宁波16条河湖被确定为2022年“美丽河湖”

作为今年宁波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宁波全力推进16条省级美丽河湖建设最终通过层层筛选全体成功“出道”。

近年来,宁波市美丽河湖建设工作不断深化与提升,通过补齐薄弱短板、整治水生态环境、挖掘自然人文风貌、提升河湖智治能力、增强河湖管护能力等手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河湖”宁波样板。自2018年至今,共创建省级“美丽河湖”60条(个),创建数量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宁波将继续以打造全域美丽(幸福)河湖为目标,以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引领,进一步完善河湖生态保护机制,持续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做到储备一批,选拔一批,打造一批,实现“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展示人水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海曙区月湖

月湖美丽河湖创建自北侧水则碑至南侧望湖闸,将月湖全部水域纳入了创建范围,总长约2.3公里,水域面积约10万平方米。近年来,海曙区通过月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实施了清淤及淤泥处置、水质提升与水生态构建、绿化提升、海绵体修复及智能化管理等五大工程。除了治理月湖自身水体外,对于陆上的月湖景区,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重新设计排水系统,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把景区打造成了一个“海绵体”,使雨水净化之后再排入月湖,实现浅水区“清可见底”。如今的月湖与天一阁组成了天一阁·月湖景区,已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集藏书文化、创意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5a级旅游景区。

 

江北区江北大河水系

江北大河水系含江北大河和西大河,全长约14公里,流经洪塘、庄桥、甬江、孔浦等4个街道。2015年、2017年分别对江北大河农村段、城区段进行整治,对河面、河底进行拓宽、加深,不仅增加了水域面积,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在打造“安全河”的同时,江北大河水系充分依托周边国家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达人村、历史文化古村落姚江村及童家村、城市近郊后花园北郊公园等文旅资源优势,对两岸河坎、栏杆、绿化景观等进行全方位品质升级,沿河打造生态休闲的骑行绿道、慢行步道、阳光草坪和栈道荷塘景观节点,充分满足沿岸居民需求,着力将其打造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和美江北的新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镇海区箭港河水系

箭港河水系北起西大河,东至中大河,流经骆驼、贵驷等2个街道,全长约5.2公里,水域面积约17万平方米,河面宽度为30-150米。箭港河水系在美丽河湖创建过程中,紧紧围绕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高起点规划,以自然河湖水系为纽带,以“生态低碳、便捷高效、时尚艺术、活力休闲”为总体要求,坚持全域统筹、生态优先、因地制宜、文化引领、系统治理,打造了生态护岸、健身步道、栈桥码头、儿童游乐区、沙滩、景观桥、泛光照明、公厕、小品、配套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并结合“污水零直排”等方面要求,自然融合了水文化、水生态、水景观、水安全等多个要素,打造成了一处安全流畅、生态健康、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

 

北仑区沿山大河(璎珞村-算山碶)

沿山大河位于北仑区岩泰水系的西北部,自璎珞河北流,出璎珞公路桥北经莘峰村、大同村、高塘村等8个村庄,沿猫山至算山闸后入金塘港,河道全长约13.4公里,河面宽度18-40米,水域面积约7.6万平方米,是岩泰水系灌溉排涝的干河之一。近年来,北仑区对沿山大河泰山路至算山闸段4.4公里河道进行整治,拓宽后河道宽度35-60米。2022年,沿山大河美丽河湖创建按照“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人水和谐”要求,通过水景观打造、河岸整治、绿化提升等项目建设,以长效管理为保障,全面抓好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建设,切实改善河道品味,提升河道整体形象,助力北仑区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  

 

北仑区三眼桥江片河(东环北路-王家洋闸)

三眼桥江属小浃江支流,河道长度约4.8公里,宽度约50米,水域面积约24.2万平方米,自西南流向东北,始于东环北路(小港界),流经新模村、新民村、朱田村等村落,终于王家洋闸汇入甬江。近年来,结合三眼桥江入河口王家洋碶闸新建工程,先后开展了河道拓宽工程、河道清淤、打通断头河,同时开展水生态修复,经过近年连续的治理,巩固河道整治成效,防汛道路全部贯通,河道生态得到明显改善,亲水便民情况显著提高。2022年,通过打造三眼桥江龙舟文化公园,并借助每年一度的龙舟赛,将三眼桥江片河美好形象推向全国,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三眼桥江片河已经成为周末闲游、休闲垂钓、水上运动为主导的滨水公园。

 

鄞州区、奉化区东江(东江闸—大荻闸)

鄞州区、奉化区东江自东江闸至大狄闸,长度约6.2公里,左岸为奉化区,右岸为鄞州区。自2013年,开始实施高标准的东江堤防加固工程,投资5.76亿元,加高加固东江右岸堤防,并对东江右岸平原区域实行节制,形成洪涝分治排水格局,进一步减少洪水入侵右岸平原,缓解鄞东南平原防洪压力。开阔的江景,碧波荡漾,沿堤全程相伴的绿地、花树、亲水平台、步道等组成的景观带,构建成浑然一体的“水清、岸绿、景美、安全”的全域美景。

 

鄞州区咸祥河(金鸡碶-横山碶)

咸祥河位于大嵩平原,美丽河湖创建段范围自金鸡碶至横山碶,长度约13.1公里,水域面积约41.2万平方米。自2017年开始,咸祥镇投资约1.7亿元对咸祥河实施了源头治理、截污纳管、活水调度等工程,从源头治污、截污,增强水体流动,修复水体生态,标本兼治促使水质改善。2021年,咸祥镇继续开展镇区水环境提升项目,对咸祥河咸兴桥至大盛桥段进行全面提升整治,在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更多注重河道沿线水环境、水生态的治理。浇筑了彩色沥青的环河路面、古朴的木栈道以及沿河的花箱、路灯、垃圾桶、标识牌、坐凳等这些“城市家具”,不仅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与幸福感,更为咸祥镇的发展作出水利贡献。

 

奉化区剡江(畸山—萧王庙)

剡江美丽河湖创建范围自畸山橡胶坝至萧王庙橡胶坝段,长度约6公里。近年来,通过剡江畸山至萧王庙段河道治理工程建设,防洪标准由原来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在堤防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态,在安全的基础上符合生态性要求,既保证了行洪的需要,也满足了生态景观的需求。同时将现代理念与地域文化完美结合,顺应自然的水生态环境,维持区域内的生态完整性,与自然环境达到有机结合,创造舒适、优美的滨水绿化空间,建造城市特色滨水景观带,沿线合理建设滨水慢行道、亲水平台、栈道、观景平台、桥梁及堰坝等以水为主景的空间场所,拉近人与水体的空间距离。

 

余姚市隐溪河(含森林溪、云溪河)

隐溪河美丽河湖创建范围自大隐镇双溪口水库至汇入姚江处,长约5.5公里,自西向东以双溪口水库为界,以西为山区性河道,向东为大隐集镇平缓河道。2021年,余姚市启动了双溪口水库下游隐溪河卡口整治工程,对隐溪河学士桥上下250米范围内两侧护岸进行加高处理,河底10米范围内进行加固处理,河道沿线绿化景观修复1500平方米,并在整治过程中保留适当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既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栖息地,又有利于地表和地下水连通交换。今天,隐溪河河水清澈、白鹭纷飞景象时长呈现眼前,成为立足生态建设“美丽河湖”的坚实保障。

 

余姚市最良江(含老最良江、竹山江)

最良江西起兰墅大桥,东至姚江,全长约7公里,集新丰河、中山河、东山河等河流汇入,是姚江进入余姚城区的重要支流,也是城南地区行洪排涝、农田灌溉的主要河道。近年来,最良江建设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同时,结合实际,在人口聚集区建设不同结构的亲水设施,沿大溪设置了亲水步道、休闲廊架、休闲景观亭、绿道、滨水公园。滨水绿道的建设,兼顾了防洪、安全、休闲、娱乐、健身、景观、生态等诸多因素,既大大提升了河道水环境景观,又充分展现了河湖综合功能,挖掘了河湖文化,提升沿江两岸人居生活品味、品效、品质,助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美丽经济”的发展。

 

慈溪市四灶浦(三北大街北-六塘横江)

四灶浦美丽河湖创建段南起三北大街,北至六塘横江,全长约11.2公里,水域面积约81万平方米,沿线流经白沙路、坎墩、胜山、崇寿等4个镇(街道)。2022年通过慈溪市四灶浦南延(新城河)拓疏一期工程,沿河两岸累计打造景观绿化面积约17.7万平方米,成片的红树林,还有荷花湖、廊道、亲水平台、休闲活动广场,配套建设停车场、慢行道、游船码头,并以河带产业,水利、市政、城建、农业等多规融合发展,环创中心、宁大科院、万亩畈森林公园等串联了慈溪城区的行政办公片区、体育运动片区、商务片区。让四灶浦南延(新城河)成为慈溪城市“新城河时代”重要空间枢纽,加快推进慈溪向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

 

慈溪市中部三塘横江

中部三塘横江西起陆中湾,东至水云浦,河道面宽45米,全长约9.9公里,流经宗汉、坎墩、浒山、白沙路和胜山等5个镇(街道)。中部三塘横江拓疏工程自20193月正式开工建设,202112月通过完工验收,总投资约6.5亿元。联通了已建的西部三塘横江和东部三塘横江,进一步完善城区北部横向汇流体系,提升区域排涝能力及河网水面率。并通过水景观打造、水文化展示、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拓展河道景观功能,实现增加水容量、恢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的多重效益,为下步打造文创休闲景观绿廊、城乡慢生活休闲旅游圈奠定基础。

 

宁海县五市溪

五市溪美丽河湖创建段位于西店镇马岙山塘至铁路桥,长约5.3公里,项目概算总投资1.8亿元,按照“一河一貌”的设计理念,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等多方面入手,设计定位为一个承载乡愁、延续自然风貌的城市郊野休闲区,在充分利用河道现状资源的基础上,将村边山溪设计成滨水休闲胜地,沿溪通过建设绿道、亲水平台、生态堰坝等水利设施,进一步丰富滨水游憩体验,打造自然休闲样板区,进一步提升了沿线人居生活环境水平,提高了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宁海县双湖溪(甽水溪)

双湖溪(甽水溪)美丽河湖创建段位于深甽镇上湖村至五洞桥,长约7.8公里,项目概算总投资约4935万,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等多方面入手,通过新建堤防、建设堰坝、打造沿溪栈道、绿道和重要景观节点,提升沿溪的整体景观,打造一条以乡愁人文体验、休闲观光游览为主题,以亲水骑行道、发光漫步道为特色,撬动沿溪乡村旅游发展为目标的生态河道景观精品示范线。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766米长堤防,建设7座堰坝(其中新建4座,拆除重建2座,整修1),新建3公里栈道,新建1.3公里绿道,建设“乐溪喧波” 、“枫林坐晚” 、“高山流水”、“节龙水舞” 和 “在溪之洲”重要景观节点,形成了以沿溪乡村旅游发展为目标的生态河道景观精品示范线。

 

象山县泗洲头溪

泗洲头溪干流总长6.2公里,流经何婆岭村、泗洲头村等8个村庄,为泗洲头镇北部防洪排涝主河道。泗洲头溪流域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7020万元,整治河道全长5682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护岸、堰坝8座、桥梁8座、景观节点(亲水平台)3处,及慢行道、沿线落埠、跌坎、机耕路修复等。通过项目建设,提升了泗洲头溪防洪功能,并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以溪坑、自行车道、绿带形成蓝、红、绿三色线组成的水脉、人脉、绿脉,并与缓坡式堤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自由多变的岸线,而景观绿地则是斑块,通过主溪坑绿色廊道将绿地斑块串起来,形成泗洲头的“绿宝石项链”。

 

高新区甬新河、老杨木碶河、新杨木碶河(通途路-甬江)

甬新河、老杨木碶河、新杨木碶河(通途路-甬江)全长约10.3公里,河道宽度28-70米,水域面积约44万平方米。多年来,在满足防洪排涝、保障城市安全功能的同时,高新区秉承生态治水理念,通过开展截污纳管、常态化清淤等手段大力消减河道污染源,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水生态建设,全面提升河道自我修复能力,全方位改善河道水环境。如今的甬新河、新杨木碶河和老杨木碶河,已经成为为防洪排涝而打造的安全河道、为敬畏自然而建设的生态河道、为水岸交融而构筑的亲民河道、为发扬河湖文化而铺就的诗画河道。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