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14日讯(通讯员丁诗慧)12月13日下午,浙江省绿色认证集成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湖州南浔召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刘卫军线上致辞,省、市、区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
近年来,浙江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质量认证在助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上的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前期湖州率先开展全国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绿色认证集成改革和“双碳”认证试点工作,并纳入总局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点事项和省委改革办重大改革项目,整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全省绿色产品获证企业500家,认证证书1362张,位居全国前列。低碳、环保、节水、节能、有机等获证企业2814家,证书5459张,34688家企业获得环境管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刘卫军对浙江省在绿色认证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加快绿色认证体系建设,是贯彻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要增加制度供给,开展“双碳”认证制度研究,加快开展绿色服务认证,稳步推进绿色认证由产品向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拓展,构建绿色发展生态圈;要加强认证采信,建立健全覆盖绿色产品全过程的应用采信机制,提升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引导企业、消费者优先采购使用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打造绿色经济增长点;要深化质量管控,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绿色认证质量追溯机制,强化认证活动与认证结果的有效性,塑造高端品牌全景图。
会议强调,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增产品、优制度、强品牌、提能力、降成本”一揽子集成改革举措,在全面实施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求及浙江产业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将绿色认证从制造业向农业、服务业及社会治理等领域延伸,试点开展“双碳”、美丽乡村、乡村民宿等认证,深化推进“涉绿”认证评价制度融合,建立系统科学、集成创新、开放合作、数字赋能的绿色低碳认证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供需有效对接,便利国际贸易和合作交流,推动绿色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真重视强支持,不断优化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要增产品扩领域,持续形成绿色认证规模优势;要优制度提能效,加快构建我省绿色认证推进体系;要深采信降成本,加大绿色认证应用推广力度;要强品牌促互认,提升绿色产品市场竞争力;要提能力强监管,夯实绿色认证支撑保障;要强责任造氛围,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会上,颁发了一批中国绿色产品认证证书,总局认证认可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书,向安吉余村授予长三角绿色认证联盟成员大会永久会址牌子。省经信厅、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了部门工作介绍,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南浔区市场监管局、嘉善县市场监管局以及浙江绿色认证联盟分别作了经验交流。
会前,参会人员先后前往沃克斯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浙江世友木业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绿色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