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慈溪市宗汉街道紧紧围绕加快基层治理体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针对基层网格队伍建设中的工作机关化、事务繁杂化、体制空心化三类梗阻问题,构建织密“一张网络”、创设“一个站点”、打造“一支队伍”、厘清“一张清单”的“四个一”网格工作站组团包干模式,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画出网格服务“同心圆”。
织密“一张网络”
以加强乡村片区网格管理能力为目标,结合新一轮网格划分调整契机,结合村社人口基数,合理界定网格区域和辐射半径,对原有的城乡网格进行细化划分,每个细化后的网格设立一个网格工作站,配备1名社区专职网格员和一支服务队,推动“单一劳动关系”向契约管理下的“多元劳动关系”转变、“固定工作时间”向责任清单下的“弹性工作时间”转变。在此基础上街道以基层智治系统迭代升级为契机,优化网格员“掌上基层”应用功能,完善地理信息、人员、问题诉求等基础数据的综合采集模块,推动基层应用融合贯通,提升数据归集、开发、回流、利用等大数据手段对网格的数字赋能,推动网格信息采集减负。
创设“一个站点”
根据已划分的村社网格,以问题、需求为导向,结合村社实际合理选址,在人口密度高便于管理服务的位置,如文化礼堂、楼宇总部、小区物业、活动中心等建立网格工作站作为基层治理“底格”,设置简易办公场所,成为家门口的“网格之心”。同时,街道按“一网格一支部”要求,坚持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原则上网格设立党支部,微网格设立党小组网格工作站挂牌“邻里服务站”,进一步发挥前端感知优势,延伸网格工作站触角,持续深化主动上门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为民服务举措,有效构建网格处置工作5分钟“覆盖圈”。
打造“一支队伍”
将网格工作站与微网格体系组团融合,实行“一网格、一社工、一服务团队”包干制,“一网格一社工”即1名网格长由专职社工担任,“一服务团队”即以网格指导员为主,整合网格内的其他包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专业执法力量、基层党员干部、在职党员、志愿者等人员组成专业服务团队,形成专业主打、兼职辅助、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同时,强化培训机制建设,落实网格员持证上岗制度,定期通过专业培训、学堂教育、实地演练等形式,运用口袋手册、微信等载体,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共举办专业网格培训21次,各村实地演练7次。
厘清“一张清单”
将以前单一的网格治理内容升级为全科管理服务,包括除险保安、信访维稳、便民服务、文明创建、环境检查、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等。进驻网格的专职社工在完成本网格全科事务基础上,需兼顾做好村社分工所涉线上业务,做好条块结合。同时,街道强化网格分级管理。街道工作任务指令先下达到村社,由村社党组织负责部署落实网格工作,网格工作站对村社党组织负责。村社实行网格一周工作例会制,及时解决网格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街道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实行一级抓一级,由街道对村社进行考核,再由村社对网格进行日常管理考核,对担任网格长的专职社工待遇适当倾斜。自9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依托网格工作站及时处理矛盾纠纷和各类社会事务455件,社区矛盾纠纷实现零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