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第五届浙江本土跨国公司成长论坛暨“丝路领航”新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绍兴召开,本次论坛主题是“培育发展新动能 跨国领航向未来”,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擦亮浙江民营经济金名片,以高水平开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铁雄、绍兴市委书记盛阅春出席活动并致辞,浙江省商务厅厅长韩杰作主旨演讲。
陈铁雄副主席指出浙江的资源要素有限,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4年就提出“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重要理念。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开放发展工作,坚定支持浙江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在更大空间实现更大发展。强调浙江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支撑,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鼓励各级部门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加强资源合作对接,支持企业全球化发展,着力解决发展难题,助推新时代浙江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跨国公司要继续发挥自身产业优势,抢抓时代发展机遇,妥善防控海外风险,争当浙江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两个先行”的第一方阵。跨境服务机构要努力提升涉外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支持企业解决“走出去”过程中困难和问题,争当浙江企业“走出去”发展的领航员。
韩杰厅长分别从本土跨国公司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工作中的平台功能、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讲好浙江故事中的示范功能和做强浙江总部经济、助力实现“两个先行”中的引领功能等三方面回顾了浙江省自2017年以来连续两轮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培育工作情况和取得的积极成效。
指出我省民营跨国公司在品牌国际竞争力、国际化人才储备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尚有不足。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缘政治形势紧张、疫情反复延宕等内外部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影响,我省企业“走出去”将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持续巩固和深化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培育工作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
强调要从六个方面推进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培育工作:一是建立动态梯度培育体系,增强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引领力;二是加大总部集群培育力度,增强本土民营跨国公司辐射力;三是引导跨国经营创新发展,增强本土民营跨国公司成长力;四是加快境内外开放平台建设,增强本土民营跨国公司承载力;五是引导推进合规体系建设,增强本土民营跨国公司风控力;六是加大制度服务供给力度,增强本土民营跨国公司支撑力。
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走出去”企业中,共有9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10家企业进入“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50家领航企业平均跨国指数达到30.8%,高于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15.2个百分点。累计设立境外企业超500家,对外投资备案额超450亿美元,覆盖63个国家和地区。一批又一批浙江企业通过“走出去”逐步成长为跨国经营指数高、综合竞争力强、国际影响力大的优秀民营跨国公司。
论坛期间,浙江省商务厅发布了2022年度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领航企业”名单,并分三向批“领航企业”代表进行了授牌,陈铁雄等领导共同启动了“丝路领航”新三年行动计划,会议还发布了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等12家跨境服务机构支持浙江本土跨国公司行动方案,绍兴市和越城区介绍了支持本土跨国公司培育的系列工作举措。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张宇燕、普华永道中国全球跨境服务主管合伙人黄耀华围绕主题作报告。海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曹建国、泰普森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宝庆、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晨蓬、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执行主任陶真围绕会议主题探讨全球化未来发展方向。
本次论坛作为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的专题活动之一,由浙江省商务厅、绍兴市人民政府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联合主办,邀请到商务部驻杭州特派员办事处、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及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省工商联合会、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省分公司等有关单位,吉利集团、青山集团、恒逸集团等全省100余家重点“走出去”龙头企业、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服务机构等有关负责人共180余人参加。(通讯员: 汤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