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金婷婷、杜黎炜、萧分类)不同种类的垃圾会经历什么样的“旅行”?可回收物的“再生之路”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你都可以在杭州萧山区广德小区的“低碳小广”找到答案。
“低碳小广”是萧山区一家别具特色的、将垃圾分类宣教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相结合的服务网点,也是萧山区不断完善“萧铃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全新探索。
走进“低碳小广”,整个网点以“生活垃圾四分类科普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为主题。网点内设置了垃圾的旅行(生活垃圾四分类后端处理流程)互动语音播报设备,通过趣味智能手掌打卡互动方式引导参与者全方面了解四分类的每个处理流程,加深参与者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也能清晰地了解到垃圾是如何经过专业处理后做到资源化、无害化。
网点中央还设立了四分类互动翻翻墙,共72个品类,通过翻一翻的方式找出对应面四分类包含的9个品类,该设备的设立也是为了引导幼小学生及其他参与者了解生活垃圾四分类分别包含了哪些常见的垃圾和可回收物。
值得一提的是,“低碳小广”不仅是一处科普场所,也是小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居民可以将自家废旧衣物、鞋包等物品统一打包带到“低碳小广”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回收网点的工作人员通过检查、刷卡、称重等操作,将再生资源的相关数据转换成积分,积累下的积分可兑换现金或者生活用品。
从源头回收到末端处置的闭环管理,“低碳小广”打造的再生资源体系从源头对再生资源进行全品类分类回收、再生处理、提升回收利用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减少碳排放。
“最大限度地发挥星级网点科普幼小、科普惠民的功能,弥补社区科普资源空间缺口,改善科普阵地相对薄弱的现状。”萧山区广德社区党委书记童春燕表示,开在居民家门口的“低碳小广”既为社区居民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也为更多公众参与科学、了解科学、支持科学提供良好条件,推动社区垃圾分类科普宣教事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