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三聚焦”念好“三字经” 丽水莲都人大有效监督大搬快聚工作-ku娱乐

做到“三聚焦”念好“三字经” 丽水莲都人大有效监督大搬快聚工作
2022/11/15 23:03:00 编辑:徐鹏飞 点击量:14897

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是践行习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都区接续高质量发展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重要保障、更是高山远山农民群众改变命运、实现安居乐业的根本途径浙江省丽水市是首批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莲都区立足“一市一区”体制优势,牢牢把握“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工作原则,将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作为今后莲都发展的重大决策中心工作。莲都区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人大监督贯穿于大搬快聚工作的全过程,及时打出一套监督“组合拳”,做到“三聚焦”,念好“三字经”,奋力助推大搬快聚工作。

聚焦“民生工程”,在“谋”字上蓄力

引路子,高举为民服务的旗帜。“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区人大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系统谋划了专项监督任务,对大搬快聚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确保搬迁工作既好又快更有实效,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在听取区政府汇报后,将开工建设“大搬快聚”安置小区3个,搬迁一万人作为2022年莲都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该项目在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经全区人大代表票决通过。另外,还把区级人大代表吕尚军提出的《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接续高质量发展建设碧湖新城的建议列为重点建议,由区长领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负责督办。

出点子,提供民心所向的建议。紧盯人民群众的喜忧盼,围绕“农户搬迁积极性减弱”的问题,第一时间深入一线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在建安置房项目和已建成安置房项目、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部门专题汇报,了解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研判形势,梳理工作思路,根据全区产业布局和重点发展方向提出了调整补助政策的建议。区大搬快聚办公室及时修改《莲都区“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实施意见》。政策修改后,农户搬迁意愿强烈,对政策认可度高,第一轮摸底意愿搬迁12560户25982人,其中意愿去碧湖安置的比例从15%提高到50%。

压担子,列举权利义务的提纲。高度重视大搬快聚工作任务,充分发挥机关干部基层征迁经验优势和懂法规、懂政策的专项特长,选派2名机关干部兼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协助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建设。一是深化责任落实机制。监督各乡镇(街道)是否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分管领导、落实具体经办的工作人员是否做到相对稳定、积极配合,村两委是否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的作用。二是明确资格审查机制。指导自规、建设、执法、农业等部门进行系统梳理、简化流程,做到资格审查程序合法、便民利民,共同探索建立四部门联审制度,并制定周密的搬迁作战图,颗粒化分解,一体推进,确保全区多级资格审查工作高效开展。三是用好考核督查机制。支持用活用好督查考核利剑,形成闭环督查考核体系,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以督查促落实、以考核促提升。

聚焦“大搬快聚”,在“效”字上用力

“宣传”为先,筑牢群众基础。坚持把人大工作放到全区改革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推进,做到区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以实际助力大搬快聚工作。由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相关专(工)委人员、机关干部组成宣传小组,结合“三级干部大走访”活动奔赴各个乡镇(街道),着眼群众需要解释疑惑、解读政策,把“政策红利”传递到群众心坎里。通过党建联建的形式,丽新畲族乡人大赴黄岭上、畎岸等重点村及乡属企业开展走村入户进企大走访,全面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同时,组织区人大代表、各乡镇街道联络站通过“六访六促”“代表行动”等主题活动,走访选民、收集意见、宣传政策、引导舆论、营造氛围,与区直部门、乡镇(街道)联动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偏远山区群众下山脱贫,实现“安居梦”。目前,全区人大代表共开展25场宣传活动、宣传750人。

“监督”为纲,规范工作运行。坚持问题导向,狠抓问题促落实,确保大搬快聚工作“搬”出成效。一方面以视察为抓手,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开展视察活动,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的方式,详细了解大搬快聚工作进展情况,抓住“本质真实”“去伪存真”,把真正的问题找寻出来。另一方面以督查促提升,安排人大干部积极配合区政府督查室一同参与专项督查工作,紧扣“资格审查、人员公示”等关键环节、关键节点, 紧盯定点商品房安置工作,助力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目前,全区2022年度大搬快聚资格审查已完成683014373人,完成率为134.33%。已完成腾空拆除3364户7167人,腾空拆除率为66.98%,预计新增耕地面积600余亩。

“创新”为要,强化监督力度。依托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职责,聚焦人民群众所盼所愿,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和代表主体作用,于2022年5月制定并印发了《关于推行乡镇街道人大“代表钉钉”监督平台的实施意见(试行)》。“代表钉钉”通过将人大“听政”“议政”“督政”三者贯通起来,把法定的监督职权以“钉事小组”的形式进行具体展现,调动代表督事议政的热情和主动性,变单一模式的监督为立体式的监督,多方联动、持续发力、突显刚性、形成闭环,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解决,切实让搬迁群众安心。如,峰源乡人大在对大搬快聚工作监督检查中,因群众涉及面广、资金补助量大,乡人大邀请乡纪委开展“代表钉 纪委督”协同督查,利用纪委监查员对村级项目规范标准熟悉的专业优势弥补代表的监督短板,对存在的问题与纪委一起下发整改交办单,提高了监督刚性。

聚焦“富民安居”,在“质”字上发力

紧抓落实,激活转型发展“动力源”。坚持把重点建议办理进展和成果成效作为监督的着力点来抓,通过“三见面会”、座谈会实地检查等方式多渠道监测后续扶持进展情况。在区人大的推动下,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势不够凸出,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受到诸多限制,农民进城门槛依然较高等问题的解决,取得显著成效。指导妇联、招商、就业中心等部门推进就业帮扶。实现就近就业,在安置小区较集中的联城街道娄丰堰社区 和碧湖镇瓯碧园社区建立了2个来料加工服务中心,异地搬迁户既可以直接从事来料加工,还可以享受来料加工补贴,受益群众600多人。实现转产转业,百度标注基地等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新城,系列数字经济项目及实地项目正在谋划当中,通过建立下山农民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措施,加快从普通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职业转型,促进人岗匹配,提高就业保障。指导农业部门推进产业扶持。出台《莲都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莲政办发〔2022〕55 号),涉及农业补助项目20项,涵盖了“三农”方方面面,切实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及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共商共议,办好民生福祉“头等事”。组织“一府两院”进联络站,督促各部门把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搬迁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持续强化碧湖新城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公共服务标准逐步统一,加快医疗、教育、养老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指导督导碧湖新城编制社区服务设施规划,针对异地搬迁安置小区的实际情况,搭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有序组织异地搬迁安置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公共服务、公益事业活动、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实现搬迁对象的子女就学享受居住地农户同等待遇。

专题审议,争当绿色发展“指导员”。听取和审议了“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作推进情况的专项工作汇报,提出了持续推进自然资源保护和合力开发利用的要求。一方面建议有序推进拆旧复垦复绿,在完成土地复垦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复垦分红反哺“大搬快聚”工程或以第三方参股或控股优质农业企业的方式,加大对迁后优质的传统村落等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建议要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过重和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的迁出地,加快推进生态修复,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讯员:陈标光 刘怡君)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