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主办,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体医融合学生健康分会、杭州市食品营养学会、杭州市萧山区健康办、杭州市萧山区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体医融合健康产业杭州服务站暨2022体医融合主动健康与产业发展论坛”在美丽的杭州顺利召开!
本次论坛以“线上 线下”方式同步召开,来自全国体育界、医学届及国际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体医融合赋能健康产业发展”相关主题展开演讲及讨论,共同为体医融合发展规划、实践落地献计献策!
执行主席、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沈立荣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体医融合已经从规划阶段进入实质发展阶段,体医融合是党和政府提出的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具体实施措施之一,它不仅为体育健康产业与医疗行业的结合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将促成一个新的行业,或者说是体育健康产业中的一个新的分支。体医融合需要实现体育运动促进健康过程的量化控制,实现医学治疗与运动锻炼的完美结合。
树兰(杭州)医院(浙江大学教学医院)副院长、肾脏病科主任寿张飞院长围绕“主动健康 体医融合:树兰医疗产业发展未来”做了精彩的演讲,他在报告中表示: 面向未来医疗,仅着眼于医疗服务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去拥抱技术和医疗产业发展。作为医疗领域的探索者,树兰将积极拥抱科研,拥抱产业,拥抱技术,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健康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医学诊断系主任、杭州市马拉松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丁建平教授与参会者分享了“快乐跑步离不开医学的保驾护航”相关话题,丁教授演讲中提到:参加锻炼是为了身体健康,但近年来随着健身人群的猛增,遭遇运动损伤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健康而健身,却因为不科学的健身遭遇伤病,正日渐成为全民健身通向全民健康的阻碍。“科学健身”说来容易,但真正落实到每个健身人头上却并非易事。从健身到健康,绝大多数人目前还缺少一张专属于自己的“运动处方”。丁教授提醒大家,敬畏运动不能任性,永葆青春医疗伴行。
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首席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李铎教授围绕“营养与健康的新挑战”展开演讲,在报告中强调,“低碳饮食”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不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指在饮食过程中少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是西方国家近年来推崇的膳食模式。传统中国膳食模式中,具有常量营养素、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特点,其实更适合健康中国人群维持体重,预防心脏代谢疾病风险。
会上,还进行了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医融合健康产业杭州服务站战略合作签约及授牌仪式。
体医融合是实现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最终实现健康中国的关键,是实现国家卫生工作两个转变“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医疗健康干预向非医疗健康干预转变”的技术核心。体医融合,绝不仅仅是部门的合作或者配合,更重要的是需要体医融合理论的指导和体医融合工作的落地。实现体医融合的路径研究,也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