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1月10日讯(通讯员:胡立晖)有这样一类特殊的人,他们被称为“瘾君子”,既是违法者,又是病人,同时也是受害者,亟需社会给予包容和关怀。为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识毒、拒毒、防毒意识,提升禁毒工作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帮扶吸毒人员戒毒、脱毒,从而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掉队”,湖州长兴全力推动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助力开好“安居乡里”共富班车。
“我原来以为社区戒毒就是管我们,没想到你们还会帮助我申请低保救助,现在有了低保救助,我的生活可以继续维持了。”看着银行卡里的第一笔低保救助金,阿童(化名)的眼眸不再黯淡无光。
45岁的阿童多次吸食毒品被强制戒毒,后因其患有高血压被责令社区戒毒。由于身患严重疾病、没有收入来源,他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焦虑烦躁状态,并且自我认同感低、有社会排斥感。
在了解了阿童的情况后,长兴公安民警和戒毒社工上门帮助其疏导负面情绪,成功申请到低保救助,并争取到了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心内科主任医生作为阿童的家庭医生。如今的他成为了小区里面垃圾分类驿站的管理员,干劲十足,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由于吸毒的巨大危害,吸毒人员往往在心理、身体、经济等各方面处于困境,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社会的关爱。“一人一策,应帮尽帮”,帮扶救助吸毒人员重归正途,任重而道远。
今年29岁的女孩刘某(化名)专程向禁毒社工送上了一束洋甘菊,表达感激之情。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刘某,由于青少年时期其父亲长期在外疏于管教,在不良少年的诱导下染上了毒瘾,随后一发不可收拾,成年后更是变本加厉,最终丈夫因为不能忍受她吸毒的恶习离她而去,父亲在无数次的失望痛心中与她断了联系。
禁毒社工通过观察,巧妙地找到了刘某的兴趣爱好——花,随后以花做引,鼓励刘某要像洋甘菊一样在逆境中顽强坚持,终有重见阳光的那一天。随着沟通交流的深入,刘某终于打开心结,重拾生活的信心。
在禁毒社工的帮助下,现在的刘某彻底戒掉了毒瘾,重获了父女亲情,同时经过花艺的技能培训,成功经营了一家花店,拥有了属于她的一片小天地。
今年以来,随着“安居乡里”行动的推动开展,像这样吸毒人员经过帮扶成功融入社会、就业安置问题得以解决的案例不胜枚举。
目前湖州长兴已建立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1家,此外建立警企联合就业安置点1个,就业安置点安置4人,开展免费技能培训30余人,通过企业自发、公益服务等形式成功支持协调11名吸毒人员岗位安置或自主创业。
用心用情挽救吸毒人员,携手搭上“安居乡里”的共富班车,吸毒人员“有路可走”,毒品才会“无处可去”。曾经陷入不幸的家庭正重新寻回希望,禁毒“平安关爱”行动温暖蔓延,照耀着他们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