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1月3日讯(通讯员:王澹)“为了改善村里出租屋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的问题,由村经济合作社投资8.9万元,建立了4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安置点,安装了40个充电桩,方便居住在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充电,也有助于减少出租屋安全隐患。” 近日,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街道会议室内,陈塘居委会安全信息员王华就村级电动自行车隐患整治,向其他村(居)分享了城中村陈塘居民区的治理经验。
陈塘居民区地处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中央大道、太湖大道、县前东街延伸段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户籍人口1096人,外来人口7000多人,是太湖街道远近闻名的外来人口集聚村,也是出租屋火灾隐患的“老大难”村。
村集体经济变富裕了,改善村居环境也更有底气。近年来,陈塘居民区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盘活集体资产,重建标准厂房,同时把多余的集体土地集中起来修建停车位对外出租,又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召开居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建议,经过居委提议、居民讨论,大家都一致同意把增加的集体经济收入投入到与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安全和环境领域,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与居住环境改善双提升、双循环。
今年4月,太湖街道应急管理站、社会治理办、县市场监管局太湖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太湖中队、长兴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太湖司法所联合召开了安全生产暨平安工作推进会议,会上就电动自行车非标置换工作、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布置,号召各村(居)、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淘汰置换非标电动自行车,共筑平安防护网。
“开展非标电动自行车置换活动以来,我们居民区700多辆非标电动自行车进行了置换,居民觉得新的电动自行车更安全。”王华说,“新建的投币式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站已经投入使用,实现了盈亏平衡,方便了居民就近充电,也降低了村里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的安全隐患。”
距离陈塘居民区不远处的白溪居民区,出租屋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占比较大,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问题屡见不鲜。针对这一问题,该居民区因地制宜,利用闲置辅房建设集中充电区域,让居民实现“无线”充电。“我们利用自筹的20万元资金,租用当地居民闲置辅房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安装充电桩。”白溪居民区安全信息员钱江锋介绍,“租用的这些辅房原本就是居民用来堆放杂物的地方,没有什么效益且存在安全隐患,改造成集中充电点区域后,既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停放缺少空间的问题,减少违规私拉电线充电安全隐患,还盘活了闲置地块、改善了村容村貌,也给辅房居民增加了收入,大家都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