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身涉水如泥沙,
采藕寒秋且养家,
何日长辞劳作苦,
闲情雅趣种荷花。
10月28日,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郁明以一首《采藕人》配九宫格“永正伢儿采藕”照,火爆朋友圈。让这位校长如此感叹的是什么事?原来,当天,拱小教育集团旗下的杭州市永正实验学校开展了“百物可腌”民俗劳动之“挖藕腌藕”活动。
“霜降时节挖藕忙。”经历炎炎夏日,蕴养在学校永正楼前的八口大缸中的俏丽荷花在霜降之后已成了残荷枯枝,但难以得见的水底下却静静躺着已经饱满的莲藕等着孩子们去发掘。
活动伊始,参与挖藕的孩子们齐聚在永正楼前的八卦荷花阵。观察着满是浮藻和残荷的水面,满是疑虑:“这么脏的水,真的有莲藕?”
光看自然是看不出的,到底有没有,还得动手挖。
首先,要把缸里的水舀出来,见到淤泥才好判断哪里有藕。拿着食堂提供的大饭碗,一碗一碗地把水舀到旁边的桶里。一桶满了,几个孩子合力提到边上倒进水槽。就这样,从一开始还矜持着慢慢舀,眼瞅着别人缸底淤泥现,也是急起来,一时间水声哗哗。
第二步就是挖藕了。藕藏在层层淤泥之下,靠肉眼找到还是不太可能。男孩子豪迈些,下手直接开始摸,一旁的女孩子又好奇又期待,“有吗?摸着了吗?”“好像有……我挖挖看……”双手一阵用力,呼的一大截沾着泥巴的东西就出来了“哇哦!藕!藕!挖到了!挖到了!”惊叫夹着欢呼炸响。这下子,爱干净的女孩子也终于忍不住了,袖子撸到顶,十指一下子插进泥里……
裹着淤泥的莲藕黄胖黄胖的,虽然围裙上早已沾上了泥土,但是自己体验到挖藕的快乐是难以衡量的,“虽然一开始害怕弄脏衣服,但是后来看到同学们都上手去摸藕,我也很想试一试,果然挖到了,好开心!”三年级的同学比较含蓄。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则将笑容大大地挂在了脸上,“我们去帮忙洗藕!”
经过第三步——洗藕,“蓬头垢面”的藕摇身一变——白白的、胖胖的,还香香的,小朋友们也顾不得衣服上的泥土,幸福地笑着:“哇哦,这是我们挖出来的藕,太有趣啦!太开心啦!”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藕缸眼熟,没错,正是去年腌白菜的那八口大缸。夏种荷花冬腌菜,淤泥解作白莲藕!除了这些,学校还添购了许多藕,发给每一位同学,鼓励大家尝试用绵白糖“腌藕”,并作观察记录。永正实验学校执行校长陆锡炯表示:“这次活动想将科学思维和劳动意识注入课余生活,既增强全校学生对“百物可腌”的认识,也希望孩子们在学习与生活道路上有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品质,健康成长为品性高洁的‘永正小能人’!”(通讯员俞佳欣、吴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