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0月25日讯(通讯员:朱明旭)村级消费维权一直是维权工作的难点和盲点,相比于城镇,乡村老龄化严重,很多老人对手机操作不熟练,拨打了12345或者12315经常说不清楚,线下维权又需要到镇上,对年龄较大的老人来说很不方便。
针对此,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根据“枫桥经验”,把消费维权站建到各个村委,实现全镇7个行政村维权站全覆盖,打通了乡村消费维权的“最后一公里”。
石淙镇这7家村级维权站严格坚持“六有”标准,即:有维权机构、有工作制度,有工作人员、有台账记录,有培训指导、有考评测评。每个联络站在村委设有固定工作场所,由村里的治保主任担任站长,同时在每个维权站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展示维权站站长及调解员的姓名与维权投诉电话,确保消费者投诉有门、快速且便捷。
为巩固数字化改革成果,石淙镇还加强数字化创建工作培训,点对点指导维权站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纠纷调处工作,不断提升调解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还主动依托“放心消费在浙江”智慧监管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开展日常纠纷调处,只要在微信小程序“维权站点”端口录入投诉问题类型、投诉处理时间、挽回经济损失等日常消费纠纷处理情况,监管端就可以同步展示。
得益于数字化手段的运用,目前,石淙镇接到的消费投诉明显减少,简单消费纠纷通过村级维权站就能解决,真正做到了纠纷受理调处、信息反馈等全过程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