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玉琴、倪晓琼、卜惠萍报道)9月21日,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劳动教育共同体学校齐聚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进行了第一次研讨活动。
会上,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校长崔建军介绍了学校是如何落实各级部门发布的劳动清单。他表示,学校采用“1234”劳动教育体系:一本手册——《劳动技能考级手册》;两大基地——苗苗种植园、中草药基地;三个结合——校内劳动、家务劳动、校外劳动三个维度结合;四个载体——牛奶纸盒回收、剩菜剩饭称重、节气智慧劳动、劳动技能比武,让学校的劳动教育落地有形,学生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前期,“大运河”劳动教育共同体一直在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模式,也开展了各类主题劳动教育活动。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刁益虎、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中小学劳动教研员陈莹、胜蓝实验小学校长崔建军给各劳动教育共同体授牌。
刁益虎博士就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开展了讲座,他细心指导老师们如何开发真正适合学生的劳动清单,同时十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利的劳动教育伦理原则,从而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和以劳创新的五育融合综合素养。
中小学劳动教研员陈莹从“大运河”劳动教育共同体出发,希望共同体学校一起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真正制定好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劳动内容和劳动评价,为每一个孩子真正量身定做一份个性化的劳动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