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周赟、徐燕飞报道)9月16日,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科普助力‘两个先行’”为主题的2022年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启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江省科协主席姒健敏,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谢志远,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华勇等领导和嘉宾参加此次活动。
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围绕“两个先行”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浙江科普工作,以科普之力,助力两个先行。
在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期间,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我省钱学森故居、竺可桢故居、苏步青励志教育馆、谈家桢生命科学教育馆、严济慈陈列馆、屠呦呦旧居陈列馆等6个基地上榜,成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这次活动现场举行了6家“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授牌仪式。
同时,现场还对在“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科普助力双减”30家优秀基地、10家优秀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表彰。
近年来,数智赋能领跑数字化改革,浙江省科协先行先试,围绕党和国家关于“一老一小”关键事,打造了“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群团助力‘双减’”两个应用场景,让全省200万名老年人、400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到了数字化改革的红利和实惠。
为更好地助力双减,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在活动现场,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科协、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少工委以及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联合,结合现代青少年科普工作的需求,在各县区设立少科院分院和分站,全面推进杭州少科院体系建设。
今年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的主题是“科普助力‘两个先行’”,事实上,这一年,科普助力“共同富裕”也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果。
临安交口小学少科院活动如火如荼、余杭区致力于将科创资源转变为科普资源、衢州山区县的“你点我来”科普创新举措初现成效、台州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普日活动现场,一幅幅科普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画面,正是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新征程中最生动的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我省正在推进的数字化改革,今年不少地方还推出了“云上科普日”活动的新尝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界将举办各类科普活动超过2000项,共同营造爱科学、学科学、传播科学的科普环境,带动广大公众一起参与线上线下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