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9月15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卢阳)
杭州临平区今天举行这十年·临平主题新闻发布会。峥嵘岁月这十年,临平大地发生精彩蝶变。
发布上临平区表示:临平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要切实为全省推进“两个先行”,为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两个先行”中展现头雁风采扛起临平担当。
十年来, 临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2%,入选全省首批区域新智造试点、全省双创示范基地,综合排名进入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临平还完成行政区划优化调整,一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重大改革,全国首创全流程覆盖、全人群普及“刷脸就医”服务,全省率先推出水电气网全流程网上联动报装等改革举措,道交纠纷网上一体化处理模式全国推广,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时尚e家”应用案例入选全省首批“共富”最佳实践。全面铺开亚运城市行动,“门户客厅艺尚小镇”“未来共富海珀社区”“未来工厂小林板块”入选省首批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名单,9个社区创建省市未来社区,崇贤街道、运河街道获评美丽城镇省级样板,新建、改造公园146.7公顷,绿道总里程达161公里。在共同富裕方面,2021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77184元、48705元,年均分别增长8.7%、10.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8:1;村均经营性收入达569.8万元,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精神生活更加富足。“浙江有礼·和润临平”打响品牌,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深入推进,大运河、良渚、超山梅花三大历史文化交融传承,临平大剧院、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等文化地标精彩亮相,发布“临享·文化保障卡”,入选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
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浙江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探路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临平有哪些探索?发布会上,临平区委书记陈如根说:“临平设区创业恰逢共同富裕从“浙”起步。设区以来,我们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共同富裕“1 7 n”重点任务、“1 5 n”重大改革体系,全面迭代升级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批具有临平辨识度的创新实践。一是强产业,全面夯实共富物质基础。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大运河科创城为主阵地,以落实“链长制”为牵引,着力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八百亿级生命健康、五百亿级时尚产业集群。二是补短板,全力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在农村,最大的潜力也在农村。三是惠民生,全域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我们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去年公共财政安排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达72.2%。
制造业一直是临平区的优势产业,“未来工厂”数量居全省之首,临平区区长施华淼表示:“在打造“数智临平”的进程中,临平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产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做大做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大运河科创城三大产业平台,加快推进“3 1 x”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了企业质效、创新能级、数智品牌的“三提升”。下一步,将继续深挖产业优势、放大创新潜能,以链长制为牵引打造“5 1”产业生态圈,全力建设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八百亿级生命健康、五百亿级时尚产业三大优势产业集群。”
面向未来,临平明确了“数智临平·品质城区”的总定位。围绕这一定位,将积极构筑“一核三片两轴”空间布局,其中的“三片”,即布局建设三大产业平台,以平台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主窗口,支撑全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