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9月9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罗雅静】
有哪些未来产业正蓬勃兴起?引领未来产业的颠覆性技术又有哪些?未来园区是什么样的?
今天,2022科创未来论坛在中国(杭州)算力小镇举行。论坛以“未来园区、未来产业”为主题,聚焦未来产业发展趋势、颠覆性技术演进路径、未来园区场景打造和运营机制重构等热门议题。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科技企业、园区运营商等百余位专家学者及嘉宾代表齐聚杭州,共同探讨未来园区建设和未来产业培育的宏大命题,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杭州临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临平新城党工委书记沈世杰,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炜,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李永伟分别致辞。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无线电管理研究所(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副研究员韩健,浙江省科技厅原副厅长、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宏理,绿城科技产业集团执行总裁、浙商研究会新经济研究专委会常务副会长陈昂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解读了工业4.0/5.0(工业发展)、社会5.0(社会文明发展)和地球6.0(人类生存与发展)等不同阶段给全球经济和人类生活形态带来的深刻变革,介绍了未来产业的领域布局和发展路径,并分析中国情境下的未来产业培育模式。他指出,科技服务是未来产业培育的关键支撑,其中包括人力资本服务、知识服务、转化孵化服务、平台和软硬件服务、金融资本服务等,要打造未来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保证技术论证遴选的科学性,激发创新主体潜能。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无线电管理研究所(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副研究员韩健对未来产业的提出背景和概念内涵进行阐述,归纳总结全球未来产业典型发展模式,分析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他指出:“要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实现产业跨越发展;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科技创新生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区域优势资源,布局错位协同发展;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加快产业集聚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产业发展瓶颈。”
浙江省科技厅原副厅长、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宏理,以临平新城和算力小镇为例,介绍如何讲好未来故事,构建战略支点。他表示,算力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临平未来发展的空间在打通“数”动脉和“算”循环,构建国家算力聚合、智能共享、立体融合格局和产业链。算力小镇要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人才是第一要务,平台是基本保障,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培育生态主导型的“链主”企业 。
绿城科技产业集团执行总裁、浙商研究会新经济研究专委会常务副会长陈昂提出未来园区总体发展理念“139”架构,即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坐标为方向指引,构建未来产业、双创、服务、建筑、交通、低碳、生活、文化和治理九大场景。
会上,陈昂从一线建设运营实践经验出发,以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为例,介绍了“未来园区”的绿城样板。园区以物业基石服务为载体,打破服务边界,深度融合物业服务与运营服务,构建了一体化服务生态。同时将数字化贯穿未来园区建设始终,贴合园区资产方、运营方、物业服务方以及入驻企业和员工的真切需求,打造了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未来园区高效运行。
在接下来的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直面未来园区、未来产业面临的焦点议题,分别从园区规划定位、数字场景打造、服务生态建设、管理方式变革、运营机制重构、产业投资孵化等角度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