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企业既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社会当中的一员,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积极展现出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平衡自身收益与公益性之间的关系,是很多金融机构难解的课题。
对此,浙商银行给出了答案,把社会责任融入银行的经营实践,将教育帮扶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长期性、持久性工程自主自发地推进,形成金融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正向反馈。
9月1日早上10点,位于山东临朐县沂蒙革命老区的八一希望小学,国旗升起,彩球升空,伴随着欢声笑语,200多名偏远山区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迎来了新教学楼的启用。
这是浙商银行“一行一校”走到第三个年头来的又一项成果。自2019年9月以来,浙商银行已与24所学校建立长期结对帮扶关系,累计投入1859万元,帮扶学生超过7000人。
2019年9月,浙商银行济南分行响应浙商银行总行号召,启动了“一行一校”结对帮扶工作。浙商银行济南分行深入贫困山区,先后走访了7所乡村小学,经过综合分析,确定与临朐县九山镇八一希望小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九山镇八一希望小学是潍坊市第一所希望小学。学校房屋全是低矮简陋的平房,教室里设施陈旧,冬天只能靠煤炉取暖。据该校校长介绍,教室屋顶还是木质结构,用的是檩条,上面铺的是苇箔和草苫子,一到下雨天,常常是外边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雨水会滴到孩子们身上。
为了实现孩子们“下雨天小雨点不要跑到教室里来”的愿望。2020年9月10日,浙商银行济南分行与临朐县教体局、九山镇政府共同签署了八一希望小学教学楼建设协议,三方共计出资360万元,历时15个月修建了一栋三层共计1800平方米的教学楼,替代原本破损的几间平房教室。
教学楼落成后,不仅让全体师生整体告别老旧的砖砌平房,同时还有效解决供水、供电、供暖、旱厕等突出问题。每一层楼都有卫生间,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空调,还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也都有了。
除了教学楼外,浙商银行济南分行还与浙商银行苏州分行携手支持八一希望小学的操场建设。经过改造,整洁、环保且配套设施齐全的塑胶操场将彻底代替过去砂砾遍地的土操场,为山区儿童创造更加优越的教育教学环境。
在规划修建教学楼的同时,浙商银行济南分行还启动了营养餐计划,保证孩子们每天都能吃上新鲜安全肉,“下一步,我们还将出资更换学校破旧桌椅等硬件设施;设立优秀教师奖励计划,鼓励在校教师扎根乡村;设立奖学金,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筹划八一希望小学与济南市重点小学的交流学习,为他们拓展视野。”
爱的开始——开业典礼变助学
浙商银行在2004年开业之初捐赠 528 万元,以“雏鹰起飞——浙江千名贫困学子助学计划” 替代开业仪式,并由此形成“勤俭办行,公益助学”的优良传统;2008 年汶川地震时紧急结对帮扶受灾严重的接官亭镇中心小学,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帮扶,该校已发展成为当地一所“明星学校”,许多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积极转变。经过十余年的坚持,教育帮扶已成为浙商银行扶贫工作的特色亮点。在此成功经验基础上,2019 年浙商银行总行决定将这一结对模式 推广到所有分行,打造“一行一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
接官亭小学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接官亭镇,是一所公办农村寄宿学校。2008 年“5·12”汶川大地震,小学唯一的教学楼严重损毁,剩下三间低矮的平房,全体老师集中在 1 间 42 平方的屋子办公,大部分学生只能露天就餐,宿舍更是 20 多人一间的大通铺,已影响到正常开展教学。 此时恰逢浙商银行筹建西安分行,浙商银行总行在了解到这一情况 后,立即决定取消分行开业庆典,将节约的庆典费用、员工捐款以及总行慈善基金合计 100 万元,捐赠给接官亭镇小学 专项用于重建教学楼。同时,了解到略阳县为国家级贫困县, 不少学生家庭困难,浙商银行决定由西安分行长期结对帮扶接官亭镇小学。
十四年来,通过浙商银行和校方坚持不懈的努力,昔日遭受重灾的学校已发展成为当地一所“明星学校”。学校建起了全新的现代化校舍,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固定资产分别是十四年前的 2 倍、3 倍、7 倍。全校拥有六艺厅、乒乓球室、 开放式书吧、科学实验室等“二十六室一部”的社团活动室,每间教室均配有现代教育多媒体设施。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连续多年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爱在金秋,情满丰收
9月初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已然一幅秋日景象,孩子们也纷纷返校上学了。铅笔、作业本、零食礼包……当这些礼物堆放到孩子们面前时,这群稚气的孩子难掩脸上的笑容。
“不要急,人人都有。”伴随着一个个期待的目光,孩子们都收到了浙商银行北京分行和呼和浩特分行精心准备的“开学大礼包”。仔细看才发现,每个作业本后面,还印刷着保护视力和卫生常识的小提示——“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勤刷牙漱口”,这些文字仿佛儿时妈妈时刻在耳边“絮叨”的话语,提示小朋友保持良好习惯,孩子们也从这样的细节里,感受到来自浙商银行叔叔阿姨的关爱。
这所位于敖汉旗中南部的丰收中心小学,是一所乡镇寄宿制中心学校,现有教学班17个,在校生513人,其中寄宿生312人,寄宿比例超过3/5,他们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或来自单亲家庭,敖汉旗丰收中心小学校长刘英文告诉记者,“每年开学季和六一儿童节,浙商银行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有孩子告诉我,看到这群叔叔阿姨,他比过年还开心。”
2021年初,浙商银行确定丰收中心小学为该行“一行一校”结对帮扶学校以来,北京分行、呼和浩特分行先后帮扶修建学校大门、改造宿舍淋浴室和供暖系统等软硬件。全新的淋浴室,每间能容纳二三十人,热水洗漱比过去方便多了。学校的生活老师告诉记者:“过去天气冷的时候,有的孩子一星期都难洗一次澡,现在孩子们随时都能用上热水了。”
与此同时,在了解到学生里留守儿童、出身单亲家庭的比例较高后,浙商银行的志愿者多次实地看望孩子,通过一次次护眼护牙行动、安全教育培训、认领“微心愿”等活动,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这次开学季,浙商银行又提出了新的“关注点”。“我发现学生宿舍没有储物箱,没有饮水机,这些肯定要列入下一次的资助计划。”在北京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李权看来,“校园是梦开始的地方,支持教育帮扶是初心和本能,需要久久为功,日积月累。”他还邀请优秀学生去北京看天安门,看升旗。呼和浩特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孔祥坤在交流会上说:“通过教育,很多学生才有机会从乡村走到城市。浙商银行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保障,让孩子的梦想扬帆起航。”
开业18年,浙商银行的公益成绩单
经过十余年的坚持,教育帮扶已成为该行扶贫工作的特色亮点。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这些能像江南的绵绵细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在孩子们心里埋下努力向上的种子,激励他们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将来凭一技之长立足社会、回馈社会,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
据介绍,除“一行一校”外,浙商银行还持续性投身教育公益事业。开业至今,已累计投入超4500万元用于捐资助学、扶弱助困,向社会爱心企业及人士募集善款2700万元,共帮助了超3万名困境学生。
不久前,浙商银行首单慈善信托“善行浙金-中投慈善信托”成功落地,该信托产品以浙商金汇信托、浙商银行、山东中投慈善公益基金会三方协作促成此单慈善信托的设立,未来将为青少年提供爱心助学、成长陪伴、心理疏导、兴趣培养等综合服务。
下一步,浙商银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政策机遇,继续推动“一行一校”教育帮扶做深做透,争取将结对学校打造为山区教育现代化样板,推动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