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9月7日讯(通讯员 项天琪 摄影 沈勇强)在第23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9月7日,2022年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暨双林镇“实干争先 奋斗有我”应急救护特色镇建设启动仪式在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举行,提出了建设全省首个应急救护特色镇的新思路。
浙江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黄元龙,湖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周建荣,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杨国志出席活动。
现场,南浔区红十字会将蔡崇信基金会捐赠的30台aed移交给双林镇人民政府,并举行了双林镇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成立暨授旗仪式,与会领导同时按下双林镇应急救护特色镇建设启动按钮,标志着双林镇正式启动应急救护特色镇建设工作。
“把应急救护阵地建设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打通基层群众享受优质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能够有效增强群众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人员伤残、伤亡率,为居民营造安全、幸福的生活环境。”黄元龙表示,此次双林镇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应急救护特色镇的设想,不仅立足乡镇街道的实际,还将重点放在了“家庭”上。“‘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名救护员’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省应急救护工作的关注点和落脚点。双林镇建设应急救护特色镇的‘七个一工程’的做法,有望成为全省应急救护工作的一个特色,在全国也是一个亮点。”
此次举行启动仪式的后坝营地是“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其中,“应急求生”是非常重要的体验板块。以后坝营地为基础,双林镇增加了应急救护体验类设施设备,打造“营地野战医院”体验场景。今年暑期,前来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就在营地内沉浸式体验了应急救护。“以前只在书本上了解过这些急救知识,这次老师带我们真实体验了,我完全学会了!”
在应急救护方面,双林镇可谓“早有准备”。该镇以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工作为目标,硬实力、软技巧双推进。全镇48台aed确保了村社急救设备全覆盖、公共场所多覆盖。五年间,普及教育培训23956人次,全方位提升群众性救护能力,真正做到“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去年10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启了浙江省应急救护工作新元年。南浔区迅速响应,也开启了应急救护工作的新篇章。基于以往的“底子”,该区在所有镇、街道都建设了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在全省率先达到县(区)域内所有乡镇(街道)救护培训基地全覆盖的目标。目前,全区已安装aed 155台,达到每万人3.2台,比省定“十四五”目标每万人2台多出1.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