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千年古村,话消防安全-ku娱乐

游千年古村,话消防安全
2022/08/24 19:47:00 编辑:解梓笛 点击量:147

游千年古村,话消防安全

(通讯员陈颖、朱建龙、丰凡报道)8月6日,福建省南屏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安桥发生大火,令人惋惜。天干物燥,文物古建如何做好防火工作?近期,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正联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开展各类消防安全工作。8月24日,杭州建德消防大队带你走进位于建德市大慈岩镇玉华山脚上吴方村,看看这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省级文保单位,是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的

水塘、水车、水缸是古人的未雨绸缪

自古以来的水塘是村民日常淘洗的地方,但是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消防取水点,类似的水塘共有7个,村里如果有不慎失火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就近取水灭火。类似于水塘的设施还有古建筑中天井下的水缸,旁边贴着的“灶前清,水缸满”提示语,水缸里存满水就是为了不时之需。

三乐堂内摆放的水车是古人用于取水的工具,村民可以从深远的地方快速方便地将水运出来。

长弄堂家家相连,户户想通,从任何一扇门进入都可以从任何一扇门走出来,这一扇扇相通的门不仅是邻里关系和睦的体现,更是逃生之门,这也是古人未雨绸缪的智慧。各个房子都有天井,有利于通风、透光,天井下有个大水缸,先人将水缸放于此处,可以用于灭火。

智慧消防系统启动80岁的奶奶会用灭火器

像村里的三乐堂、方正堂和彝叙堂等重点文保建筑内还将安装烟感报警器、温感报警器、远程监控和智慧消防终端等一系列的智能报警装置。“一旦有火情发生,能第一时间通知村民、村委会、村微型消防站、消防站等,起到快速联动、快速处置。”杭州建德消防救援大队的相关负责人说。

“滴滴滴……”警报声响起,居住在彝叙堂内80岁的唐奶奶立马操起灭火器,在提拔握压之间灭火器瞬间就喷出了干粉。同时,警情传送至村微型消防站,一分钟不到,微站人员到场,水带出水。除了本村的微型消防站,还有旁边两个村庄的微站也一起联动。队长邵军介绍“我们建立了三村联动机制,李村、上吴方村、新叶村,其中任何一个村有警情,周边的两个村微型消防站一起出动,这样保证了人员力量,就近原则也保证了救援时间。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消防安全教育无孔不入

乐志堂内有电视大屏幕播放消防公益广告,一些孩子正在边玩耍边看电视,寓教于乐,有些小孩由于年龄还小,不能完全读懂宣传册和标语,就利用大屏幕,通过声像的形式向孩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安全从娃娃抓起。

整洁的灶台不正是我们常说的“三清三关”中的“清厨房”吗?据大慈岩镇消防专职队队长邵军介绍“很多老年人不认识字,我们就是手把手一遍一遍地教他们灭火器使用方法和日常生活中的防火知识,目前很多老人家使用灭火器一点不输年轻人,看到大家消防意识提高了,我们就安心了”。

每天傍晚很多村民都会到三乐堂来休闲、健身、聚集,村委在此设立“上吴方村消防宣传体验店”,墙上贴的是一些基本的消防常识,桌上还摆放了一些宣传手册可以让村民一边健身、娱乐一边熟悉体验消防器材,学习消防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方正堂是目前村子里最大的一处祠堂,村里的大事小情都在这边解决,非常有仪式感的一个祠堂。由于现在疫情形势严峻,村委组织全民在方正堂做核酸采集,并且在地上贴上了消防版一米线,每一条一米线上都有不同的消防小知识,让大家可以抬头做核酸,低头学消防。

从古代水缸水塘到现代的消火栓,从门门相通户户相连到智慧烟感、线路套管等等,都体现了从古自今人们对家园的珍爱与保护,希望上吴方村能一直岁月静好。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