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8月24日讯(通讯员:刘洪亮)“今年以来,一直困恼我们的油烟异味扰民问题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以前我们金陵北路沿街住户不敢开窗,开窗就是一股油烟味,执法人员也经常来,来了好一会儿,但总是不能根治,油烟扰民问题多年来一直让我们苦恼。”今年以来,长兴县借力巡视,紧盯餐饮油烟扰民投诉率下降这个工作目标,完善源头治理,加强日常巡查,强化检测及定期清洗维护等工作,较好地突破了油烟扰民投诉率下降难这个瓶颈问题,截止8月15日,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共收到和处理餐饮油烟扰民投诉件18件,同比2021年下降20%,今年尚未收到金陵北路油烟扰民投诉,治理成效逐渐显现。
长兴县金陵北路人流量很大,是餐饮经营者选址的首先之地,这条不到一千米的路段最多时有35家沿街餐饮店和4个单位食堂,这35家沿街餐饮店都位于综合商住楼下或居民区附近,楼下是店铺楼上是住户的建筑格局导致油烟扰民问题极易发生,又因为小餐饮店转手率高,转手后又带来新的扰民问题,2022年之前,该路段共有14处的餐饮店因油烟扰民问题被投诉,其中有5处被反复投诉,这些餐饮店所在建筑建设之初就没有配套建设专用烟道,而后期很难加装,导致后期不能完全整改到位,投诉率曾居高不下且重复投诉问题严重,成为城市“痛点”问题,如何有效处理此类油烟扰民问题,突破瓶颈,也一直困恼着执法人员。为有效落实省委巡视要求,确实降低油烟扰民投诉率这个目标,今年以来长兴县加强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源头治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方面加强餐饮咨询指导服务,在禁止新设餐饮的地方,告知法律风险,让经营者知难而退,在可以新设餐饮的地方,则在经营者装修前就指导经营者如何选择合适风量的油烟净化器和风机,对机器、烟道、排烟口和厨房等设置问题提出建议。另一方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加强餐饮选址联合勘查,发布了《关于在特定区域禁止新增餐饮服务项目的告知书》,告知经营者在哪些地方新增餐饮将不再核发证照。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以来,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市监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加强联合勘查,金陵北路今年有10多次餐饮选址被劝离,2家被劝改成无扰民的餐饮项目,油烟扰民问题从源头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是加强日常巡查,把问题解决在群众投诉这前。日常巡查能发现很多油烟扰民的苗头,比如油烟净化设施是否定期清洗维护,是否正常使用,排烟口是否干净,经营者经营模式和经营时段有无变化等,巡查还能先期发现新转让、新装修餐饮的油烟扰民隐患,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好可以有效降低投诉率。今年以来,长兴县坚持每周不少于4次的巡查,金陵北路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21个,其中要求更换新油烟净化设施8套,对产生油烟较多的餐饮,则建议更换复合式油烟净化器,有效消除了油烟扰民投诉隐患。
三是强化检测工作,推进多手段油烟治理模式。为有效落实巡视整改见成效,长兴县采取多手段治理油烟,一方面强化油烟排放检测工作,倒逼经营者达标排放油烟,在今年6月的一次检测中,发现某食堂油烟排放超标,执法部门立即约谈了当事人,要求淘汰老旧油烟净化设施。为解决重复投诉问题,长兴县还在金陵北路安装了12台油烟在线监测系统,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测,重复投诉率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助推油烟第三方治理体系形成,截止目前,长兴县已有12家公司开展油烟净化设施清洗维护业务和20家公司开展油烟排放检测业务。同时,该县执法人员今年还推广了检测油烟净化器输入电流的工作方法,这一方法费用低,检测结果现场可见,经营者易接受,通过这一工作方法,金陵北路4家餐饮单位被要求更换了新油烟净化器,油烟扰民隐患被及时消除。